六年级第四单元《青山不老》

发布 2020-07-26 12:50:28 阅读 4736

甸子镇总校。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学习内容。

学习时间16*青山不老。

课型课时。新授1

备课人总课时。

杨彩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具。

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多**。

教学过程。基本步骤操作指要。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1、**我国大西北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等**。

2、**改造大西北后的森林****。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迹。

1.师: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

2、用一句话向大家形容一下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这位老人。

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这一奇迹?请找出来。

4.指导朗读。

5.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

二次备课。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新课。

导新。提出要求。

提示方法。感知课文(5-8)

自读课文正确通顺读准字音扫清障碍。

自读自悟(5-8)

精读课文圈点批注深化感悟质疑问难。

交流收获。交流。

讨论分歧。讨论。提出问题。

展开争议。深化提升(5-8)

点拨重点突破难点增进理解深化体验。

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见,为什么称它为“了不起的奇迹”呢?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6.理解后朗读。

三、回到题目,理解“老”与“不老”: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四、这样一位年迈的老人,作者却说他:“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生小组讨论、交流。

六、汇报。七、谈一谈本节课收获了什么?

八、小结。熟读背诵。

积累。拓展阅读。

运用。说写训练。

指导写字。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小环境艰辛。

教学思得。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6 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题目入手,导入课文。师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68页,读一读链接。师 从题目 青山不...

小学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 教案 引子 西北地区总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气候复杂,总的特点是比较干旱,大部分地方属大陆性气候,年温差 日温差大。晋西北地区与毛乌素沙地正面相迎,与内蒙古 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脆弱状态,是北方地区沙尘暴侵袭京津的中 西两条主线的必经之地。由于该...

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 青山不老 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 青山不老 教学反思 通用5篇 六年级上册 青山不老 教学反思1 略读课文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理解上的 感知大意 和 抓住重点精读 所以比精读课文更有利培养学生的 略读 与 浏览 能力。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