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30 15:08:28 阅读 4068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粼粼波光、劲挺、风雨同舟”等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继续学习作者通过重点句子表达主要观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背景。

出示中国地图,2024年的一天,作为人民**记者的梁衡来到晋西北,在这里,他采访了一位普通的老人,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让他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读情况。

课件出示:读词语:粼粼波光。

肆虐。盘踞。

记载。铁锹。

拄着。劲挺。

读句子: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2)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带着两个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交流预习单思维导图,完成课作第一道题。

三、感悟奇迹之奇。

1.学习概括描写的句子,体会列数字表达方法妙处。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的句子。

2)同桌交流,出示句子: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读了这句话,你想说什么?

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六十平方米,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41132个教室的面积。

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

这一连串的数字,真是字字含情,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了不起的奇迹!

2.学习具体描写“奇迹”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妙用。

1)读课文,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老人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窗外是参天的杨柳。……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读着这两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交流。

2)体会两处环境描写的好处。

是的,就是这位普通的老人十五年如一日,用自己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林网。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无限的敬佩之情读这两个句子。

三。体会环境特点,突出造林不易。

1.体会大环境的险恶。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晋西北大环境的特点。(险恶)

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环境的险恶。

齐读: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3)课件出示资料:

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

4)想一想:课文先既环境的优美,又写环境的恶劣,这种写法我们叫作对比描写。想一想,这样对比着来写有什么好处呢?出示句子: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板书:对比描写。

这样的对比描写更加体现老人种树不容易、付出的心血很多。

2.体会小环境的艰苦。

读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环境的特点,也可以自己概括。(艰苦)

1)从哪些地方你能够看出老人很艰苦?

指名交流文中事例。

2)出示交流的事例。

作者使用什么方法让大家感受到老人的小环境条件简陋、生活简朴呢?是的,这些事例很典型,正是因为这些事例,一个在艰苦环境中依然执着于植树的老者形象跃然于纸上。

板书:运用典型事例。

四、再读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这样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为什么能放弃与儿女的团聚、放弃享清福的日子,而选择屋后的青山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呢?

2.指名交流。

课件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指名读,思考:“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2)“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他真的能与高山大川永远同在,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

3)齐读句子。

小结:作者认为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他种下的青山和他崇高的精神将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所以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3.文中像这样能够表达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还有两处,找一找。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示三个句子齐读。

像这样抓住了文中关键的句子,就把握了课题“青山不老”体现的中心观点。

5.小结:只要老人的精神长存,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万古长青。

五、完成课堂作业本练习。

找出文中表达作者主要观点的关键句子。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如今这位老人已离开了我们,看着这一片青山,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6 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题目入手,导入课文。师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68页,读一读链接。师 从题目 青山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基础知识积累 读读记记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等词语。方法与能力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情感与思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拓展与延伸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绿化状况和相关的感人束缚。重 难点突破 ...

六年级上册语文《 青山不老》名师教学设计

16 青山不老 一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老人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 青山不老 的含义。3 揣摩文中描写环境及事例的语句,进行读写练习,领悟表达方法。二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三 教学过程 一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