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实录

发布 2020-07-16 15:29:28 阅读 5716

小学语文六年级《青山不老》教学实录。

一、**课件,导入新课出示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邻省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

”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人最大的敌人。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每年春季我们都会在电视中看到北京等地都会受到强烈的沙尘暴影响,满天都是灰蒙蒙的,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外出不得不带着口罩、围着沙巾,还有甚的竟给头上戴着塑料袋。曾有人说,如果人们还不重视治理环境,不久的将来,我们首都北京将会成为一片沙海,也成为沙漠。

多可怕啊,到那时候,我们的居住密度会更大,人类的灾难会更大。那怎样才能阻止可怕的局面发生呢?唯有植树造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一起去认识为改变环境,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植树造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的81岁高龄的老人。板书:青山不老。

第1页。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词。

参天土炕肆虐盘踞三番五次恭敬劲挺淤泥拐杖荡漾。

2、自读“阅读提示”,思考: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画出相关句子。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3、学生找句子,教师巡视。4、师生交流。

生:“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谁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生: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生:这句话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生:我找的句子是:“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师:同学们,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第2页。生:老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真令人佩服。

生:他太了不起了,3700亩林网将是多大的一片绿洲啊!生:

我找的句子是:“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师;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生:他所处的“大环境”──险恶。师:你从**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生读文中第2自然段。

师:然而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这位老人竟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真是了不起,读到这儿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人感到惊叹!板书:惊叹。

生:他所处的“小环境”──艰苦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生读文中第3自然段。

师:面对五位同伴相继离去和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的突然离去,他没有被压倒,仍一如既往地在艰苦的条件下植树造林,读到这儿我们对这位老人的感情已有最初的惊叹转为敬佩。

第3页。板书:敬佩。

师:让我们再一起带着对老人的惊叹和敬佩之情读一读他创造的奇迹吧!

生再读上文中的三句话。)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作者不由得想到了──出示句子: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师:同学们,“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生:

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和太阳月亮一起发出光辉。师:一位普通的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

那作者为什么还这样说?生:精神。

师:“另一种东西”是什么意思?

生:表面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指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

第4页。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无私精神和宽厚胸怀,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起再读一读作者感受的话。

学生再读作者感受的话。4、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与老人的接触,认识了这位老人,了解了这位老人。“情到深处不自已。

”什么语言都表达不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文章最后只用了短短的几个字结束。你们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吗?

生:“青山不老”其实是指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生:“青山不老”实际是说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能造福子子孙孙,世代相传。

生:“青山不老”指老人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三、小结。

师:是啊,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是将永远随着青山永垂不朽的,这位老人永远不老。板书设计:

大环境──险恶小环境──艰苦。

第5页。青山不老。

创造奇迹(8条、7条、3700亩)惊叹——敬佩。

第6页。

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6 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题目入手,导入课文。师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68页,读一读链接。师 从题目 青山不...

小学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青山不老 教案 引子 西北地区总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气候复杂,总的特点是比较干旱,大部分地方属大陆性气候,年温差 日温差大。晋西北地区与毛乌素沙地正面相迎,与内蒙古 陕北风沙区相毗邻,自然条件恶劣,整体生态环境处于极度脆弱状态,是北方地区沙尘暴侵袭京津的中 西两条主线的必经之地。由于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青山不老课堂实录

青山不老 课堂实录。一 导入。师 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让我们感动,那片土地如此美丽,如此温馨,令人向往。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这样的美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欣赏。师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师 同学们,你能说说欣赏到的美景吗?生 美丽。生 这片树林生机勃勃。生 这是一片美丽的,富有生机的青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