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青山不老课堂实录

发布 2023-02-17 00:27:28 阅读 8783

《青山不老》课堂实录。

一、导入。师: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让我们感动,那片土地如此美丽,如此温馨,令人向往。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这样的美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欣赏。

师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欣赏到的美景吗?生:美丽。

生:这片树林生机勃勃。

生:这是一片美丽的,富有生机的青山。生:这里的绿意盎然。

师: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景色真优美。那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它的美丽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初悟奇迹。

师:这么富有生机的美丽树林到底在哪呢?认真预习的同学。肯定知道。

生:中国的晋西北。

师:同学们,那我们就走进晋西北,看看哪儿除了这美丽的青山,(板书:青山)

还有些什么。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生看书。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此刻内心最强烈的感受吗?

生:了不起!生:惊叹!生:佩服。生:奇迹。生:敬仰。

师:真的很会读书,你们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这些感受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

生:“奇迹”。

师: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奇迹呢?

生: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师:3700亩啊,我们的学校那么大,他的创造者竟然是一个——

生:瘦小的老头。生:81岁老头。

生:也许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的老人。生:一个拄着拐杖,慢慢迈步的老人。

师:难怪作者这样感叹“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出示幻灯片)让作者感叹的不仅因为创造奇迹的居然是个高龄老人,还因为是在如此险恶的地方。

那到底是怎样险恶的地方呢?请默读课文,寻找答案。三、感悟环境。

一)、体会大环境之险恶。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想想,用一个词说说这里留给你的印象。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的大环境吗?生:风沙肆虐。生:穷山恶水。

生:干旱沙尘暴盘踞之地。生:环境险恶。

师:那是怎样的险恶呀!(板书:险恶)只要西伯利亚大风来临,庄稼轻则苗死花枯,重则连根拔起,干旱时地皮都会被掀掉一层。更有甚者据县志载:

生接读: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师:

如此肆虐的西伯利亚大风并不是偶一为之,竟是常来呀!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栽活一棵树谈何容易呀!

它可能因(干旱)而枯萎;可能被(寒霜)冻死;还可能被(风沙)掩盖。(出示霜冻、沙尘暴的幻灯片)

师:可是,老人栽种的树苗不但成活了,还都是长得这样生机勃勃,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呀!

出示过去现在的幻灯片对比朗读。

师:如此险恶的环境老人凭借什么创造了这绿洲呢?请自由读文,寻找答案。

生自由读书,找答案。找到后读一读。(二)、体会小环境的艰苦与老人的执着。

师:老人怎样战胜险恶坏境,课文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生:第三自然段。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或几个词说说老人是怎样战胜的吗?生::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杠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师:为了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老人(起早贪黑,生活清苦);生:共同植树的7位老汉,现在已有5人离世,妻子也孤独过世)师:

为了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老人“痛失亲友,生活孤独”生: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师:为了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老人(放弃享受,选择吃苦:);生: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为了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老人“奉献一生,奉献生命”出示幻灯片。

师:就这样一天一天又一天,从65岁到81岁,4475天,老人起早贪黑,过着艰苦孤独的生活,风雨无阻地与险恶的环境作斗争,终于创造了这了不起的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出示这个句子的幻灯片)

生齐读。出示老人背景资料。

师:这个老人的原型叫马永顺,出示幻灯片补充资料师:就是这样,生命不止,种树不息,这份坚持造就了了不起的。

奇迹——生齐读了不起的奇迹。

师:老人还有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生:学生交流。

师:无数次今天栽苗,明日沙埋;多少树今年成活,明年夭折。经济困难,他靠土豆当主食,硬是买苗栽树腿伤**,不放弃植树。

四、感受奇迹中青山一样的品格。

师深情朗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同学们此刻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老人什么样的形象呢?

生:伟大。生:值得学习。生:了不起。

生:对植树造林很执着。生:坚韧,有毅力。师: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

师:,同学们: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齐读。

师:同学们,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还是老人15年与恶劣环境斗争的不屈不挠: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是风沙面前一道天然屏障。齐读。

师:老人呀,15年的艰苦漫长岁月,你放弃含饴弄孙的阖家之。

欢,独守这穷山恶水。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你质朴的话语在我们耳边响起。让我们看到了眼前独特的树林景观,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出示幻灯片“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生齐读师引读。师:杨树、柳树,生: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师:看不见它们的根,生: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师:树却。

生: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师: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生: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师:

是的,生: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师:有了这绿树,生:

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师:难怪老人说。

生: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师:如此质朴的语言之中是老人那颗绿化家园之心,保护环境之志,造福他人之精神那。

难怪作者这样赞叹:|—出示幻灯片)

生: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生质疑: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师:有谁能理解?生:另一种东西指青山。

师:这只是指表面,实质指什么呢?生: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生: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生:老人造福子孙的行为生:老人保护环境的精神。

师:老人能与日月同辉,山川共存的吗?那与日月同辉,山川共存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那与日月同辉;生: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永远流传;

生;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环境的这种精神永远闪光;

生: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只为造福他人的气概永远流传。师小结: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

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无私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对比朗读过去与现在。

五、回归课题,感受青山不老。

师:老人不仅自己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还(出示幻灯片带子女植树,他的精神影响他人植树),从一个人植树到全家20多口人一齐上阵,乃至一大批干部、学生都参与植树,到马永顺2024年逝世时,包括马永顺林场职工、马永顺中学师生在内的壮大了的“马家军”已经植树5万多株。

此刻你们认为这青山会像老人一样老去吗?生:不会,因为他的精神已经得到传承。生: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就不会老。

师利用板书总结:你们说得很好,有了老人战胜险恶的大环境,克服艰苦的小环境,也要创造奇迹,绿化家园的精神传承,这青山会老吗?完成板书书写不老。齐读课题。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

阳光学校 三案合一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六年级语文课例。课题 青山不老 主备人 徐全菡初审人 审核人 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 1 读读记记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等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学习过程 一 创设...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基础知识积累 读读记记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等词语。方法与能力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情感与思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拓展与延伸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绿化状况和相关的感人束缚。重 难点突破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6青山不老》优课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读读记记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 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 难点 1 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 青山不老 的含义。2 从这位老农身上看到了我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