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6荔枝六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 2020-07-17 15:36:28 阅读 2319

语文-6荔枝_六年级语文教案。

6、荔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生字新词。

2、初识课文,初步体会母亲对儿孙的爱。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学方法。

自主**、启发等。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二、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正音。

2、生交流自习生字新词的心得。3、师作重点点拨、指导。辨析:籍与藉、帖与沾。多音字:剥:bō与bāo剥削与剥开。

三、初识课文,理清文脉。

1、读文,思考:本文以荔枝为题,是否写荔枝如不是,那主要写什么?表达怎样的感情?2、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哪几件事?练习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四、质疑。

简单的当堂解决,重、难点问题放下一节课解决。五、作业。1、抄词。2、听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体会母子间的感情教学方法。

**法、合作法等。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1、思考:找出文中描写细致的部分。或让你感动的部分,说说你是怎么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

2、小组讨论交流。一反二反馈评价。

1、通过反复感情朗读、品词、品句、品细节描写来加深理解。

1、如:“不停地抚摸,小心翼翼、爱怜地望”看出母亲对荔枝是那样喜爱,然而为了儿孙却“总舍不得吃”可见母亲对儿孙的爱。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拓展。

课文最后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四、作业。

古诗两首》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唐代和宋代诗人写的两首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

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中。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特别是学习《宿新市徐公店》,可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插图或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注意“荣”不要读成yóng;“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ù;“疏”要读翘舌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了。

3、组词识字。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味—未。5、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óng);平舌音:菜(cài)宿(sù)。

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上下结构:宿、菜上中下结构:荣半包围结构:追、店(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二)朗读感悟。

低年级的研讨教学要避免逐字逐句讲解。教学这两首古诗,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大概了解诗意。

1、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由教师简单介绍),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小池》。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教师随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3、教师范读或配乐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4、学会感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培养想象力。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5、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6、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三)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四、教学设计举例。

设计思路:在反复朗读中发现和(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二)小组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三)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在朗读过程中解决一些不懂的问题,如,对“离离、岁、枯、荣、走”等词语的理解。(四)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五)教师范读。

学生注意听老师读的语音、语气,体会怎样读更好。(六)学生美读。

读后说说自己感觉哪些地方读得最好。(七)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八)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

五、资料袋。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2023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

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

可是第二年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哑了,只好离开了**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的不平。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

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国共产党写了168篇童话故事。

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那么安徒生是怎样写出这篇童话的呢?

2023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

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

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荔枝人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荔枝人教版。本次教学,由于课前我充分地解读文本,充分地把握了文章的感情主线,确定了 人间真情 的主题 课堂从 情 字入手,创设情境,带着学生用心灵读书,引导学生诵读 体验 插入阅读材料让学生体悟文学作品中的真情 链接生活体会人间真情。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情感...

六年级语文下教案《荔枝》教学设计

使学生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内容 1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1 自由读课文。2 思考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 讲读第一段。1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

2019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荔枝人教语文

荔枝 教后反思。荔枝 是修订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当选的一篇散文。文章围绕荔枝写了几件小事,于细微处体现了深厚的母子亲情,凸显了当代作家肖复兴清新 质朴 平实 动人的文笔,是一篇感悟亲情,陶冶情怀 培育人文精神的好教材。所以,在教学 荔枝 一课时,我以 语文课程标准 为指导,结合课文特点,作了如下设计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