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 6半截蜡烛苏教版

发布 2020-08-07 00:00:28 阅读 7455

6 半截蜡烛。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

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学。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三、导学。1.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3.指导分段朗读。

四、练习。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一、导入。

二、自学。交代: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通过合作、**把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分三场编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三、导学。一)检查自学。

1.交流。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这段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2.小结。3.

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

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4.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5.布置任务。为了确保演员发挥最好水平,给一点合作的时间,下面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如何把文中提示我们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表演出来。

6.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动脑看吧。

二)学习第。

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4.交流杰奎琳。杰奎琳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演好哪个地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还有哪个地方表演时也该注意的?(镇定、道晚安)给你个机会,找一个你最信得过的朋友跟你合作读军官的话,其它同学一起读旁白。同学们继续想象一下怎样把杰奎琳的机智、勇敢给表演出来。

四、练习。1.通过刚才的**,大家有信心把这二场戏演好吗?注意演员关键要演出文中提示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有本领的还可增加一些你认为更能突出主角机智、勇敢的表现或心理活动。

2.旁白注意不要喧兵夺主。小组合作开始排练。

3.挑选两组表演。下面同学作评委,评出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4.简评。结合评最佳主角奖。抓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再次感受主角的机智、勇敢。

五、总结。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板书:送情报 (

半截蜡烛夫人换走( )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 )爱国主义。

女儿端走(成功)

教后记:本课的教学,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斗争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诵读课文为依托,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去领悟课文内涵。

开始,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定。“想办法跟敌人周旋”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

当教学到“德**官从杰克的手中夺过蜡烛”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情势是怎样的?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那想动蜡烛又不敢动、不能动,却又不得不动的情况下的紧张和机智,引领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最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又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了“智斗”的场景,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有更进一步的体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六年级半截蜡烛教案

6.半截蜡烛 即墨市七级镇张院希望小学朱欣堂。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第6课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 正确 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6《半截蜡烛》预习 教学设计及反思

6 半截蜡烛 预习单。6 半截蜡烛。一 下列词语,我会读,也会规范书写。重点注意写好的字 重点注意要读准字音的字 二 课文内容我知道。1.课文主要写一个怎样的故事?2.伯诺德一家三口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展现了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三 搜集二战资料,并记录自己心中的疑惑。一 教学目标。1 学会并规范书...

五年级语文教案《半截蜡烛》

1 识目标 读读记记解释 负责 无奈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不惜代价 若无其事等词语。2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