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六年级语文教案

发布 2020-07-17 15:35:28 阅读 8506

《母亲》教学设计。

一、听《懂你》,揭示课题(3分钟)

课前板书:母亲。

听了这首深情的歌曲,你们一定有一些感悟,或许觉得温暖或甜蜜,那么带着此刻的感受,让我们轻轻的呼喊这个名字---母亲,再来一次。

谁能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母亲。(生练说:慈爱、温柔、勤劳、朴实___的母亲。

) 我们每个孩子对自己的母亲都有独特的爱,那么百岁老人季羡林的文章里,也对他的母亲有一份独特的注释。板书:怀念。

齐读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再读课题。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当它出现在百岁老人的笔下时,那是怎样的感受呢?请再读。

轻轻的再来一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和以前学过的在结构上,有不一样的地方?发现了么?快速浏览看一看。

2、请快速、自由、小声的读课文,把字读正确,把难读的句子读通顺,一边读一边还能想,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那就更棒了。

3、全班交流读书情况。

过渡:我想,作为六年级的孩子,读完一篇课文以后呀,应该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这篇课文读完以后,哪些内容你还有印象?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涉及到“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弃养、频来入梦”等词语,就随机理解意思,如果没涉及就放到理解课文环节中。课文内容师生一起梳理,作者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他对这两个母亲怀有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板书: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4、齐读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第一段。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过渡:终其一生,他怀念着这两位母亲,今天我们先来说一说季先生的生身母亲。

三、 品读对生身母亲的爱(23分钟)

一)感悟“恨”字。

过渡:季羡林的生身母亲,她的家族姓赵,但因为生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女性的地位是得不到尊重的,所以,他的母亲终其一生没有自己的姓名,她从没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也因为这个原因,季羡林在他六岁那年,就离开父母,来到城里,寄养在他叔父家中。

此后很多年,他们母子很少相见。就是这样一位生身母亲,那么,季羡林对母亲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1、 指名读第二段。

过渡:老师想请1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 师生合作读。

过渡:老师觉得呢,课文读得越多,对课文内容就越熟悉,对吗?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我们合作读。

3、 静心品读,把书读薄。

过渡:很好,刚才咱们听同学读了1次,又合作读了一次,你有没有发现,这段话除去标点,153个字,但作者想说的其实就是一个字,你觉得,在这段文字中,他最想说的是哪个字?请你静下心来,再去读,发现是哪个字就请把它勾出来。

学生读书,勾画。)

静下心来,一字一句的读,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个字蹦到你的眼前了。

全班交流。预设: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表扬。

这就是读书,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观点越来越多,还有什么字?)

真了不起,同学们,读书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观点,我觉得( )都能理解,唯独“恨”字很费思量。(板书:恨)季羡林说的这个恨,恨得什么?为什么会恨呢?

4、 静心悟读,把书读厚。

过渡:请你再潜下心来,在这段话中,再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的读,你在**读出了这个“恨”字,恨得到底是什么?把这个句子画出来,把你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交流:作者到底恨得是什么?

预设:1) 前2句。恨的是什么?谈自己的感想。恨自己呆在母亲身边时间少。

6岁离开生母,算一下,母亲去世时,他多大?大家知道么,季羡林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在8年以前。整整8年没有相见,日日夜夜都是思念啊。

当他终于和母亲见面时,见到的又是什么呢?

补充资料一:

我回到家里,看到的是一个黑棺材,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季羡林《寸草心——我的母亲》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对自己的恨、对母亲的思念)

再次出示前2句。

然后回到刚才这句话,,当你了解到这一点后,谁能读出对自己的恨、对母亲的思念你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八年的思念,当他们终于得以见面的时侯,母亲的白发有几许还能看到么?母亲的面容是怎样的,还能知道么?所以,此时此刻,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段话。

齐读)你从“只”字听出了什么?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遍。

2)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恨母亲去得太早)

是啊,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40多岁的生命,实在太短太短,所以我恨得是什么?(上天)很上天对我的母亲不公平,让年纪轻轻的母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让勤劳善良的母亲只活了40多岁。

3)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那是什么样的愿望呢? 补充资料二:

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指名读。读到这里,谁知道季老当时的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

指导朗读:而今母亲去世了,即使他大学毕业,即使他找到了一份好的工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吗?此时此刻,你觉得充溢在作者心中的还仅仅是难过、伤心吗?

是什么?(遗憾、悔恨、自责)带着这样的体会,谁来给大家读读。

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就永永远远地走了,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者这种感受一起读这段话。

感情朗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苦与遗憾的事吗?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母亲的爱慕,带着失去母亲的痛苦,也带着永远无法实现愿望的遗憾再读读这部分。

出示这段充满悔恨的文字,齐读。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

5)补充资料。

过渡:其实,象这样的充满悔恨的文字,在季羡林的文章里,到处都可以发现,比如,我从《赋得永久的悔》中,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

出示:补充资料三: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指名读。**起。同学们,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季先生被人称为国学大师,称为国宝,但是就是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对他而言,他却说,世界上无论什么荣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那么请问同学们,季先生的“恨”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的消散呢?(没有)后来,季先生去了德国叫哥廷根的一座小城,那么,这份感受又有没有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淡忘呢?

二)感悟“哭”字。

1、过渡:赶紧读一读季先生在11月18日写下的日记,看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读)

2、交流。房东太太的什么事?什么叫“高兴得不得了?” 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代替,什么成语?可提示“欣喜若狂,兴高采烈等)

一串省略号,想象她会做些什么?学生思考省略号的含义,省略了什么,为什么省略,有什么好处,不省略和省略的作用一样吗?

3母亲做了好多好多的事,但是他回来了么?用课本中的话回答。

5、孩子们,房东太太的儿子,今天没有回来,但是明天、后天也许他就回来了,可是季羡林的母亲呢,她等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了么?

补充资料四: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呀!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此时此刻,季羡林的心情用三个字来形容——真想哭!

出示: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现在,请你再读读这句话,(请3名同学)

感情朗读:刚才我们体会到作者伤心母亲去世了,而今他成了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更加真挚,更加深厚,所以他连用两个感叹号,来表达心中喷涌的情感。大家读时要注意语气的把握,指名读,齐读。

6、也就是在这个时刻,季羡林对一个字的体会,会更加地深,是哪个字?(恨)指板书。所以,人人都说时间是**一切伤口最好的良药,然而对于季羡林来说,却是:

出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齐读。四、 回顾课文,升华情感(3分钟)

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读书读到这儿,现在回过头来,一开课我们说到的这个“恨”字,它包含着刚才你们说过的伤、痛、悔等等,在“恨”字的背后,你读到的是什么?(板书:爱)

此时此刻,带着这样的体会,让我们拿起课本,再来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你的感受一定不一样。(生齐读)

五、 小结本课,拓展延伸(4分钟)

一开始就说,季先生有2位母亲,一位是他的——,一位是他的——,这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他对生身母亲有如此浓烈的爱和思念,那么,对于他心目中同样重要的祖国母亲,他又怀着怎样的感情呢?2023年,季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的一段**。

出示**,一起**。

心在东方,就让这个画面定格在这儿。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再去**在季老先生轻轻抬起的笔下,流淌的该是他对祖国怎样一番浓浓的情感。愿意进一步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同学,可以读读《季羡林画传》、《重返哥廷根》、《季羡林论人生》。

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怀念母亲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恨爱。

六年级语文教案

19钱学森。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 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2 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教学用具 挂图 录...

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一 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二 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 学习第一部分。1 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 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 神奇 望而生畏 伫立。2 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 神奇 望而生畏 伫立。3 学习 节。读 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 想一想 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

六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案1 教学目的 1 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2 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1 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2 学写解说词。一 导入 听 黄河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