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青岛版第二单元备课

发布 2020-05-25 03:18:28 阅读 4025

第二单元:《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分3个信息窗,大课间跳舞——大课间扇子舞——大课间呼啦圈比赛,包含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信息窗1 大课间跳舞。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引出大海的美丽富饶。板书:富饶的大海)

二、合作**

1.出示主题图“捕鱼归来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指导的观察,说清楚在哪看到了什么?)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师板书。

3.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船?生列算式:40×2=80(条)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80是怎样求出来的?

用学具摆一摆,理解算理再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练习: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理)

3)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生列式:200×4=800 说算理。

4)小练习:300×3 7×100(指名说算理)

5)买6千克螃蟹,200元钱够吗?

生列式:29×6≈

学生小组讨论估算方法,互相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自主练习1)

2.估一估,连一连(自主练习3)

大于500 小于500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二课时。信息窗1 体操比赛。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20×6= 4×30= 90×7= 500×2=

二、新授知识

1.出示情境图:

回忆寻找未解决的信息和问题,师板书。

2.解决问题:

1)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生列式:13×2=

估算。利用学具操作,**算理,小组交流。

竖式计算:

结合算理理解竖式。

简便写法: 1

2)这批带鱼能卖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3×3

估算。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说出算理。

.小结: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4 在竖式上直接写出结果。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自主练习5 学生先独立审题,师再引导审题。

每小时行21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3小时、4小时呢?

学生独立列式,通过估算、竖式计算,将答案算出,并将书中**填写完整。)

.哪辆坦克能过桥?(自主练习6)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列式计算出每辆坦克的重量,再进行比较。

.按规律填空(自主练习7)

学生独立完成。

5.自主练习8

引导学生读清题目,分析理解题意,尝试独立解决。

6.自主练习9 填一填。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可以让有学生间互教互学。

四、教学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明确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反思

乘法竖式的理解与掌握是本课的重点,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明白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第三课时。信息窗2: 呼啦圈比赛

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赶海队伍的归来,看到他们从海里捕到了许多海产品,他们把这些海产品怎样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

1.出示情景图。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

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

3.有选择解决问题:

1)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生列式:29×3=

学生估算。牵引不进位乘法竖式原理,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指名边说算理,师边板书:

6 …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注:进位的标记“2”要写的小一些,避免与其他的数字混淆。

三、巩固练习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填一填。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观察统计表,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通过估算和竖式计算将结果算出,并填写到统计表中。集体订正。

3.先估算,再笔算(自主练习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可以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四、教学小结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不错,能够正确书写竖式,理解算理。

第四课时。信息窗2: 巩固练习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对称 教学设计。店集镇西河头小学刘红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 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页 20页的内容。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初次接触对称。其实,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19 20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并能对简单的对称现象进行判断。2.在经历观察 操作与实验合作解决问题基础上对各种对称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与...

青岛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教学设计。北庄中心小学陈艳。一 教学资源分析。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是青岛版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五 可爱的学校 中的第二个课题。本课题主要以指导学生调查除了老师外,在学校里工作的人的具体工作,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成果汇报展示,逐步感受到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为大家所作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