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发布 2022-11-13 07:08:28 阅读 6328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教学设计。

店集镇西河头小学刘红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页~20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初次接触对称。其实,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如某些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为此,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和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充分感知对称现象,为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作准备。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2、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让学生感受民风、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对对称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难点】认识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教学用具】多**、剪纸、剪刀、彩纸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导入:.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出示课件,伴随极富民族特色的**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你们喜欢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这些图案真漂亮!

2)有建筑物、京剧脸谱、风筝及剪纸、***术造型等。

3)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4)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评价中进行有效促进。

谈话:像这样,将图形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现象叫对称。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热闹的民俗节,感受中华民族的民俗、民风氛围,去认识美妙的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认识新知。

1、感知特性。

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上这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

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讨论交流时。教师巡视,注意学生是否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境图。

预设交流:1)我发现这些建筑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

2)如果把风筝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

3)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左右两边会完全重合。

教师总结:像这些建筑、风筝等图案两边一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轴对称图形)把这些图形对折后,图形左右两边是重合的,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直接明白本节课所学内容】

你能找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吗?

设计意图:学习完对称轴之后马上进行练习,能巩固所学知识】

2、联系生活,找对称图形。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对称图形?

预设情况:学生可能会回答汉字、数字、字母是对称的,如“田”、“8”“m”;动物图案是对称的,如蜻蜓、蝴蝶等;有些平面图形是对称的,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有些建筑物是对称的,如故宫… …

谈话:原来生活正有真么多的对称现象。正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对称现象,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如此美丽。

3、动手操作,剪对称图形。

1)(折一折,剪一剪)

对称图形既然如此美丽,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对称图形呢?请拿出彩纸、剪刀等工具。不过,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我要剪一个什么样的对称图形?怎样剪才能对称?(教师先示范剪一心形)

2)教师巡视,辅导,作品展示,加以点评。

3)归纳总结剪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培养操作能力,并能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4、欣赏对称图形(课件**剪纸、脸谱、鼎、玉器、建筑、服饰等**,教师讲解)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21页第1题。

在学生辨别后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自主练习21页第2题。

欣赏课本上的对称动作**,分辨是否是对称的,并和同伴一起做一个对称动作。

3、自主练习21页第4题。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判断这些图案是从那些简直上剪下来的,教学是,想让学生独立观察、判断,独立连线,再与同桌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汇报。对于有争议的图案可进行实践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实践作业。

寻找一些树叶,花瓣,蔬菜叶子等,说说那些是对称图形,理由是什么,并用这些对称图形粘贴一幅艺术画。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19 20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并能对简单的对称现象进行判断。2.在经历观察 操作与实验合作解决问题基础上对各种对称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与...

小学数学三年级青岛版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 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 单元备课设计。一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分3个信息窗,大课间跳舞 大课间扇子舞 大课间呼啦圈比赛,包含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 乘法的竖式计算 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 混合运算。这是初次接触...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二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单元备课。一 教学目标 1 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2 在操作 观察 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3 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 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二 教材分析 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