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04 22:33:28 阅读 5869

二 、热闹的民俗节。

—对称。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二、教材分析:

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

课题: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内容:教材19—2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你参加过民俗节活动吗?民俗节活动中都有什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逛一逛民俗盛会,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本情景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欣赏完了,这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索与尝试。

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

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

汇报交流 。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

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对称)

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

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

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

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画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

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

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

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21页

三、拓广与应用:

1、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作品。

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2、请小组长打开2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小组合作,操作验证。

长方形2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2种情况,三角形3种情况)

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

3、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

学生独立画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

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演示)

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说给爸爸妈妈听。

五、达标测试:

课本第21页自主练习第3、题。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课题: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21—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进一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感知对称现象,并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在热闹的民俗节上认识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

二、基本练习:

1、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2、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说说是如何判断的。

3、自主练习第2题:说一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可先在小组内交流。

请你和同伴一起做个对称的动作?

学生任意做对称造型,请同学到讲台上表演。

4、自主练习第4题: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

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

学生展示汇报做法。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

5、自主练习第5题: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第22页第5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

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很有用处。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出示“我学会了吗?”)

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

三、达标测试: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对称 教学设计。店集镇西河头小学刘红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 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9页 20页的内容。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初次接触对称。其实,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

小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19 20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并能对简单的对称现象进行判断。2.在经历观察 操作与实验合作解决问题基础上对各种对称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与...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一 判断。水里面溶解的矿物质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粉笔末在水中会溶解。小苏打在水中会溶解。任何物质都能溶解于水。在水中粗盐比细盐溶解的快。小苏打在水中能一直溶解。给糖水加热时要注意安全。搅拌时要用到玻璃棒。沉淀是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11.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