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

发布 2022-12-06 07:28:28 阅读 2158

2.3解决问题18-20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中倍的意义,会列式子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现实生活着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结合所学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会用分布列式的方法解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2)三年级去游玩,大汽车每辆可以坐30人,小汽车每辆坐7人,3辆小汽车和1辆大汽车一共坐多少人?

3)新课导入。

**大课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大课间,同学们都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课件)

这节课就来探索丰富的大课间带给我们哪些数学知识,好吗?(出示信息**)

二)合作**。

1、师:这是一幅丰富多彩的大课间的图画,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找到的信息有:

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

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

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3倍少2人。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同学们你们的眼睛太尖锐了,能发现这么多信息真棒!

那么我们同学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 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2)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3)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的问题如此丰富,下面我们来解决吧。

3、**一:乘加解决问题。

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用什么方法来梳理条件和问题呢?摆纸条!画线段!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和问题,然后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意在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分步列式解答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寻找与二年级相关的数学信息:二年级转呼啦圈的人数比一年级的2倍多5人,一年级转呼啦圈的有18人。然后再可以分步计算。

首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线段图,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提出不足。例如线段的长短比例、条件与问题的标注方式等等。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自上而下读图从条件入手,用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第一步先求出一年级的2倍,第二步再求出二年级有多少人?

4、**二:乘减解决问题。

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师应适时指导学生思考“比一年级的3倍少2”应该怎么换线段图。(同桌交流)

三)班级展示。

1、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尝试列式计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2、解决第三个问题由小组内完成。(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总之,在教本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换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达标测评。

1、一筐大枣重25千克,一筐石榴比一筐大枣的3倍少15千克,一筐石榴重多少千克?

2、▲小红摘了87个苹果,小明摘的比小红的2倍多35个,他们两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

二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18×2=36(人)

36+5=41(人)

三年级转呼啦圈的有多少人?

18×3=54(人)

54—2=52(人)

青岛版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教学设计。北庄中心小学陈艳。一 教学资源分析。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是青岛版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五 可爱的学校 中的第二个课题。本课题主要以指导学生调查除了老师外,在学校里工作的人的具体工作,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的成果汇报展示,逐步感受到在学校工作的人们为大家所作的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

2.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不进位 10 16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和算理。初步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的笔算方法,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结合自主思考 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快乐大课间 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的运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在全册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