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5-24 17:43:28 阅读 4327

总第1节。

秒的认识 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能说出1分=60秒,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能用多种方法展示1秒、几秒、1分的时间有多长。

3.能说出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4.要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能说出1分=60秒。

教学难点:体验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有多长。

教学准备: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刚才,像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新授15'(目标1)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预设1:学生说有个针一直在动;预设2:学生说我手表的数字在不停的跳动。)

3.体验1秒钟。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5'(目标2)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0'(目标3)

1.做练习十四:1补充: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反思:总第2节。

时间的计算

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能进行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做出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0'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 教师拿出时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 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15'(目标1)

1.教学例1:2时=( 分。

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

3) 学生反馈。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

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目标2)

1) 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 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 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15'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目标3)

教学反思:总第3节。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第三课时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方式去数秒。

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

3.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5'(目标1)

1.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2. 练习十四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

3. 练习十四第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4. 练习十四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5. 练习十四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二、补充题目。15'(目标2)

1. 1分=( 秒 4时=( 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 秒 150秒 ○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目标3)

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评出优秀小组。

三、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5'

教学反思:总第4节。

填一填说一说。

第四课时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1.根据自己的习惯,动手做作息时间表。

2.学生可以说出说出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习惯,动手做作息时间表。

教学难点:学生可以说出说出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时钟模型。

教学过程:一、制作作息时间表15'(目标1)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

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

5.学生进一步修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

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15'

1. 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目标2)

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

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 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10

练习十四第题。

教学反思。总第5节。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能说出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3.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5’)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新知目标)(15’)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预设1: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可能会列竖式计算,预设2:可能会口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预设3:也会有经过预习的孩子,说出分解的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目标)(15’)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标题。重点知识乘加 乘减的运算顺序除加 除减的。一 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运算顺序。具体内容先算乘法 再算加减法先算除法 再算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物体正对着观察者的一面叫。认识正面 侧面 上面。作它的正面,它的左侧和右侧的面都叫作侧面...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乘除法。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乘除法,为学习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笔算乘除法打基础。本单元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整。十 整百 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 积在百以内 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 小树有多少棵 和 需要多少钱 两个情景活动之中 第二部分是学习整。十 整百 整千...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教材简说。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不够用的,在实际测量中,还有很多东西不到 i 厘米。从而认识毫米是实际的需要,由此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动机和需求。让学生了解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调整教学方法。认识了毫米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体会在实际测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