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3-08 01:57:28 阅读 7500

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

2.竖式笔算:

这四道题全班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把4名同学写的打在实物投影上,并让这4个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口算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问题时联系图说明。学生可能答出:先算出图右边少的部分,用 (块)也就是用个数2乘3得6。再算出图左边整十的方块数,是用 (块)然后再把两部分乘积加起来。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并板书: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计算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9)练习:

2.教学例2:

(1)教师出示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书p7做一做。

3.比较例1和例2的异同点:

(采取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相同点:算理与算法相同,都是从个位乘起。而且都是不进位的乘法。

不同点:例2比例1被乘数的位数多,例1被乘数是两位,例2被乘数是三位。

4.验算的方法。

师:如何检查做的对不对呢?

生:可以再乘一遍。

师:我们要养成随时验算的好习惯,无论题目要不要求验算,都要在草稿上重新乘一遍,看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又培养了我们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三、巩固练习。

1.(1)一个因数是233,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2)342乘2,积是多少?

(3)3乘331,积是多少?

这3道题都要学生验算。

2. 笔算下面题:

3. 应用题: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有多重?

三年级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

趣味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1 和差问题2 和倍问题3 差倍问题4 找规律填数5 角的有关知识6 三角形内角和7 乘法算式谜8 规律有趣的算式9 积的变化规律10 商的变化规律活动内容 和差问题活动目标 1 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2 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

三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撰写人 吴安娜。新学期数学教学的总体规划 根据我多年来提高学生素质,就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 教材和教师的实践经验,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全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使学生学得...

三年级数学教案

5 观察讨论。同时出示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组织学生集体观察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生1 我发现这两种算法的得数是相等的。生2 我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同的。生3 我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 改正错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