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历史调考题紧扣《新历史课程标准》和《乐山市2012历史中考考试说明》命题,考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既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关注了学生综合、分析等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整套试卷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
一、试题特点。
1、 试题结构、内容、分值分布合理。
今年历史调考仍和政治合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卷共两大题总分5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值比为16:34。
综合题一共三道,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合在一起考查,注重了知识点、线、面的结合。
详情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套试题内容丰富,覆盖面较广,考查了近45个知识点,中国史与世界史所占分值比为10:40,侧重考查了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题型也相对稳定,基础题大都分布在第一卷的选择题里;能力题、拓展题、开放性的题大多分布在第二卷的综合性**试题里。
2、试卷的主要特点:
整体感知:1)试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新颖。该套试题**并茂,有历史**、实物**、新闻**、历史地图、坐标示意图、数据**等相得其间,行文流畅,让学生耳目一新。
试卷共收入16幅**,2幅**,涉及重大历史场面,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政热点等素材;同时,试题设计新颖,表现形式多样。如36题分三步考查,步骤一:走进历史;步骤二:
见证历史;步骤三:**历史。37题**一:
解读历史——制度篇;**二:表解历史——经济篇;**三:图说历史——科技篇。
38题“融合与冲突的时代”“对话与合作的时代”;“文明共享的时代”。结构分明,条理清晰,试题整体感很强。
2)试题综合性较强,问题跨度大,设置巧妙。
综合题注重历史知识横向、纵向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用有限的试卷空间,构制一个无限的历史空间。如36题(2)小题三幅图,图一是“中**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抗日战争)图二是“跨进代的握手”(中美关系)图三是“乔的笑”(中国重返联合国)三个事件空间跨度很大,但设问却巧妙地超越了时空限制,将中外历史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又如37题工业革命的立体示意图,一个简单的图表将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揉和在一起并展示在我们面前。38题一副新闻**(六方会谈),将问题巧妙地联系到教材相关的知识点。
3)试题难易适中,在重基础的同时兼顾对能力的考查。区分度较高。选择题难度较低,综合题难度中偏上。
具体分析:一)试题紧扣“课标”、“说明”、教材,注重对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选择题难度较低,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占32%,覆盖面较广,学生较容易把握。
综合题立足基础,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开辟,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等都是基础性的考点。
同时有些答案直接**于教材是教材中的原话。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也属于是基础性的考查。如为什么出现政治多极化?
“跨时代的握手”见证新中国外交史上哪一时刻?这些答案均来自于教材。
二)试卷在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试题难易有梯度,循序渐进,既兼顾了大部分学生,又凸显了层次。
1、淡化了死记硬背的知识内容,强调知识理解及运用;如36题(1)小问: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日本抓住哪一次历史机遇,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问得很灵活,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如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则不能很好解决这类题。
2、试题注重创设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如38题(4)小, ,题,创设了加拿大人史密斯下班回家一情景,问史密斯的生活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将教材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教材中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如38题(1)小题,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与下图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第1问是纯粹考基础,第2问就是基础上的能力延伸。
4、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考查,如36题(4)小题第二个问: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答题时必须要围绕“国际背景”来答。
5、**并茂,有效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如37题(4)小题请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读不懂图则无法完成这类题。
三)试题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体现了历史的人文性。
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36题的第5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第4问“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这些问有利于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四)试题关注周年热点、时事热点、社会生活热点,体现了时代性。
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是历史学科的突出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现实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学会以历史的思维来分析这类问题。“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所以在调考中这个特点必须予以体现。如:36题(5)小题考到中美、中日关系前景,这具有现实意义。
38题(4)小题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这种趋势?这也与现实相结合。37题(5)“科技改变生活”举一例说明,此题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又如38题的(2)小问等。这些试题既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反思,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对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把握能力,从而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类问题,凸现了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历史试题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开拓了视野。
五)、试题灵活、生动、开放,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考查。
该套试题第ⅱ卷中的36题可视为本试卷的一个亮点,有关“中、日、美三国的专题”。从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同时体现历史教学新理念,而且第(4)(5)问开放性较大。出题者抓住了三国近代化的史事,又联系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外交,三大国的现代关系,将中外史有机联系起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考查了学生记忆、运用、迁移知识的各种能力。
试题在开放性、**性、综合性等方面的分值比例增大,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如第ⅱ卷36题中的第(4)(5)问,37题中的第(5)问,38题中的第(1)、(2)问,这些题共有14分。
二、基本情况。
1、抽样调查(第二卷,总分34分)
阅卷结束后,我们随机抽取了10袋试卷,每袋试卷10份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抽样调查表。
二)试题难度评价表:
三)学科考试情况。
全区历史平均分:22.6分,及格率:28.4,难度系数为:0.56。
主观题(第ⅱ卷综合题)共34分,平均得分:18.94分(抽样)
优生分数:32分。
全区最高分:45分,共3人。
三、学生答卷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在阅卷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可贵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发现特别是在材料题的答案中得到印证。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靠。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
比如选择题和第36题(1)(2)、第37题第(1)(2)等题都是涉及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问题,但仍有一些同学在这里失分,不禁令人痛惜,又如36题(3)小问“图。
一、图二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图一是中**人正在一座桥上作战,再一看**文字说明“中**队在卢沟桥自卫反击”很明显是卢沟桥事变,但一部分同学却仍不知。这明显反映出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薄弱甚至无知。
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抓不住题干中的关健知识信息,审题不准。
如第36题第(4)小题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很多考生没有留意“国际背景”这个关健信息,从国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导致丢分。又如37题(3)问“请问这种政治体制上的创新指的是什么?
”考生也审题不准忽略了“政治体制”四个字,要么分开答出英、法的政治体制,要么答成方式、途径,导致丢分。又如37题(5)“科技改变生活,请举一例说明”一部分考生看题干很是慌张,审漏了“说明”二字。再如38题(1)问“地理大发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它与下面图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很多考生没把“联系”二字审出来,便盲目答题,结果只答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未答出联系。总之整套试卷不算很难,但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
缺乏审题习惯,缺乏推敲题干的耐心,慌慌张张答题是丢分的主要原因。
3、不能正确提取**信息,历史知识馈乏。
这套试卷**较丰富,为同学们营造出**互动的历史空间,这些**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方便学生分析,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识图、读图、解图的能力。应出得较好,但阅卷后发现一部分考生提取**信息能力较差。如:
38题(2)小题“从图二的参加国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趋势?”从**很容易看出是多个国家,那么应是政治多极化,但一部分学生没通过图看出。又如37题(1)两个时代名称。
通过图表a时代成就**为火车,b时代成就**为飞机,很容易判断a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b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但一部分学生仍乱答。
4、历史概念界定不清。如:36题(2)中国近代化的标志是哪一历史事件?
一部分学生答成“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将近代化其它事件与开端事件混淆。38题(1)地理大发现指哪一历史事件?把“新航路的开辟”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概念混淆。
5、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能力有待提高。通过阅卷发现一部分考生知识系统性差,对于历史知识记忆零散,导致迁移能力,综合能力较差,在答题时不能回归教材。如:
36题(5)“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学生都海阔天空,思绪任意驰骋,从中美、中日出发答了许多,但综合性太差,没形成要点,不能回归教材,不能将教材中的要点迁移到题目中来。
2024年小学毕业调考试卷分析
2013年小学毕业调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复习反思。试卷难易度 从总体来看,试卷难度不大。试卷题型分布 a卷第一部分为 积累运用 共10个小题 1 看拼音,写汉字 依次为写一个字 写词语 写句子 2 查字典,考查字的部首 除开部首后再查几画,判断该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 给带点字选择读音 两个多音字 一个易...
2024年黄冈市调考试卷分析
2013年黄冈市数学调研考试试卷分析。七里坪镇中学石志涛。调研考试是中考的风向标,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指挥棒,因此,对调考试卷进行深入 细致的分析,非常有必要。下面就此从三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一 试卷分析。与近几年调考和升学考试试卷比较,我认为今年的调考有两变两不变 不变的地方是 ...
2019上海历史高考试卷分析
付文治。2011高考试卷横空出世让许多人大吃一惊,考后跟踪与学生交流出现的情况是 平时的好同学认为试题太难,答完没有对与错的感觉 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却说试题很简单,很顺利,在目前这些学生分数不知道的情况下,本人试做以下分析,不揣冒昧,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 2011历史试题整体特点。1.新增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