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前滚翻教学计划

发布 2020-04-23 03:31:28 阅读 2411

《前滚翻》教学设计。

执教者单位:肇庆市端城小学。

单元课时:《前滚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前滚翻

教学对象:水平二(三年级)

一:设计思想。

本课在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通过各种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前滚翻技术动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能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前滚翻的**在于生产和格斗中的自护,后来更多的应用到生活中的自并成为专门的动作练习,用以发展这种能力和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前滚翻从技术动作来讲,是由一系列的身体动作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动作,其中关键的动作为低头、提臀、蹬腿、团身,滚动(圆)。小学的前滚翻是以最基础的滚动滚翻动作为主,活动形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共60名学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他们天性好动、好玩、好奇,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较强, 所以, 本次课我主要通过提问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诱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通过自主练习、学生展示、老师指导纠正等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滚动园滑,低头含胸、

2)教学难点:蹬地有力,头后部着垫。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并能结合平时生活中不慎摔倒的情景,体验自我保护前滚翻。

2)技能目标:85%的学生掌握前滚翻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3)体能目标:发展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反应、速度能力。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六: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和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规律,本节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

七:教学过程:

队列队形→游戏(抢滩登陆)→情境导入→介绍前滚翻→指导下的前滚翻→放松放飞梦想。

八:课堂预计:

预计课的密度为40—50%,为较大密度。

课的强度为中等强度。

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左右,心率平均值110—130次/分之。

水平二(三年级)《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

七:教学过程:

队列队形→游戏(抢滩登陆)→情境导入→介绍前滚翻→指导下的前滚翻→放松放飞梦想。

八:课堂预计:

预计课的密度为40—50%,为较大密度。

课的强度为中等强度。

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左右,心率平均值110—130次/分之。

三年级《前滚翻》教案。

水平二人数:60人执教:唐竟富

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

1.初步学会基础的滚动 滚翻的动作方法。2.发展学生的柔韧 灵敏 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3.培养认真锻炼,团结友爱,合作 勤于思考的习惯。任务与要求。教学重点。教与学。1.初步体会各种方式的滚动,发展灵敏性培养学习兴趣。要求 让学生反复练习体验提高两种滚动动作的协调性。...

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

1.初步学会基础的滚动 滚翻的动作方法。2.发展学生的柔韧 灵敏 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3.培养认真锻炼,团结友爱,合作 勤于思考的习惯。任务与要求教学重点教与学。1.初步体会各种方式的滚动,发展灵敏性培养学习兴趣要求 让学生反复练习体验提高两种滚动动作的协调性。1.前...

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计划

前滚翻教学计划。鲁布革中心完小何莉芬。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前滚翻时必须团身紧的技术要点,并使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前滚翻技术保护自己。2.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使85 90 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 柔韧 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认识自己身体素质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