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设计 优

发布 2020-04-02 07:01:28 阅读 5157

《爱莲说》**型教学设计。

老师寄语:在**中进步,在合作中收获,在展示中提高。

八(上)语文编写:雷振兴学生姓名:课题目标。

导航预习检测。

爱莲说》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极其作用。

引导学生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1、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朝代),_家。2、文体简介。

说,古代的一种___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来论述道理,类似现代杂文。

3、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淤泥()濯()清涟()亵玩()鲜有闻()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可爱者甚蕃②出淤泥而不染③濯清涟而不妖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陶后鲜有闻⑥宜乎众矣⑦香远益清⑧亭亭净植。

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之意。

2、重点语句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莲,花之君子者也。

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结合书下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4、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爱(文眼)5、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学习过程。合作**展示。

一)、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赋予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不炫耀自己的品格。(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赋予莲花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品格。(正直、芳香)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赋予莲花高洁端庄,令人敬重的品格。(清高)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

主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作用:

开篇记叙引趣;继而描写,突出形象;议论在于赞美,抒情意在明志。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赞美莲来赞美具有莲花品质的人,从而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二)、师生合作,方法**。

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表现作者与众不同,独爱莲花。(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二次:正反衬托,显示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第三次:表现作者对消极避世者的惋惜,对追逐名利的世风的厌恶、鄙弃。总之,三次提到“菊”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的“高洁”形象。

三)、归纳主题,阅读感悟。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有这样的看法?

1、牡丹象征富贵者(追逐名利、趋炎附势者)

菊象征隐逸者(不同流合污、消极避世)

莲象征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品德高尚的人)

2、作者通过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名利的世风的厌恶、鄙弃之情。

3、看法(质疑):

作者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近一千年,难道到了现在,大家的思。

想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还完全同作者的观点一样?

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作者三次写到三种花,前两次的顺序都是“菊—牡丹—莲”,而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到了第三次,却变成了“菊—莲—牡丹”,是否可以把“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调到文章最后?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四)当堂背诵小结(板书)

爱莲说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濯清涟而不妖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益清芳香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托物言志(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反馈检测。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濯清莲而不妖()

a、妖艳b、妖怪c、美丽而不端庄2、香远益清()

a、更加b、有意c、益处3、亭亭净植()

a、亭子b、耸立的样子c、美丽的姿态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玩耍b、玩弄c、游玩5、花之隐逸者也()

a、隐居b、隐藏c、逃跑6、花之君子者也()

a、品德高尚的人b、地位高的人c、丈夫7、陶后鲜有闻()

a、新鲜b、鲜艳c、很少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的b、代词指莲花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9、水陆草木之花()

a、的b、代词,指莲花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先给加点字注音,再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用原文填空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志洁行廉、美名远扬的句子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表现君子仪态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仿句:我爱梅花,因为她不畏霜雪,高洁不俗,宛如傲岸不羁、意志坚强的革命者。

我爱小草。因为它不怕风雨,意志顽强,宛如平凡高洁、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作业。1、默写课文2、积累写“莲”的诗句。

评估:分工协作。

优秀(12---15)

良好(9---11)

继续努力(9分以下)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合理,组员积极。

信息**。能使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

成果要求。准确合理的应用素材,使用较多的资源展示相关信息。

方案说服性。

内容完整,最终成果展示合理。能获得百分之八十同学的认同。

内容还算完整,最终成果展示合理。能获得百分之十十同学的认同。

内容不够完整,最终成果展示不够合理。。

准确合理的应用素材,使用较少的资源展示相关信息。

准确合理的应用素材。

能使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较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不太合理,组员积极不太高。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任务分配不合理,组员积极不高。能使用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是很合理的选择信息,使用信息。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蝉和贝壳 导学案。审定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编写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2 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教师寄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执笔 刘晓玲审核 语文组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 黄河颂 课型 文言文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 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教学过程 独...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1 学习在生动的描写中寄寓丰富的感情的写法 运用摘记的方法分类摘抄文中含感情的句子。2 熟悉课文内容,深入 文章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3 了解课文 乐 和 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一 诗中柳。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寒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