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案下册

发布 2020-03-27 23:49:28 阅读 2540

六年级科学教案2013-2014(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

教学内容。备注。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单元目标:1.水滴里的生物。

授课时间:课型:课时安排: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抹布等。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

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

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

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

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

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的作用。点:

伤害眼睛;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

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

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

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实物投影仪展示。

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

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

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

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

相关知识。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

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

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2024年10月24日生,2024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2024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

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

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

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1)组织学生用多**认识在空气中、

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

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四、拓展活动。

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板书设计:水滴里的生物。

水藻、蓝藻、团藻、金燥。

钟形虫、草履虫。

细菌等。4火山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火山与**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2、了解火山与**的形成原因及**的预防措施。3、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的国家之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的资料。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自然界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为了生存可以战胜自然。2、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3、热爱大自然,从小立志,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火山和**的具体成因。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教学方法:观察,对比方法,活动,讨论,归纳解释。教学准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积木、录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吗?(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过渡揭题:今天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你知道些什么?4、**欣赏:通过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二、组织学生**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过渡:大家去过科学宫,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提问,对答。

3、过渡: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学生气球喷水实验(几名)教师模拟实验。(土豆泥实验)4、师生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5、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小结:由此可见,火山喷发和**现象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同时,往往伴随着**的发生。因此**和火山喷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组织学生****形成的原因。

1、过渡:我们知道**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通过录象我们已经略知一二。2、研究**形成的原因。

教师介绍**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构造**的原因: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毛巾实验)3、研究**的危害程度:学生活动一:水槽落子实验。

p23学生活动二:纸箱**模拟器实验,判断**的中心与强弱。学生活动三:画图(**的中心与强弱)交流:

4、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六大岩石板块,板块与板块交接的地方,由于相互挤压作用往往是火山喷发和**的多发地带。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

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

3、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4、安全教育:

**来临时我们怎么办?印度洋海啸对你的启示?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五、总结,拓展:1、总结:

2、投影拓展辩论赛:

地球是运动的吗?

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是**的频繁地区?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的多发地带。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我国古代对**的研究还有何成果?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

例如**仪(出示**仪挂图)就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的变化来记录和预报**的。现代还有哪些****仪器?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

**前兆: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的“活仪器”。为什么**前有征兆?

科学教案六年级下册

1 细胞。一 教学目标。1 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会查阅有关细胞的书刊及其他资料获取信息。2 知道科学 是永无止境的,培养科学 的志趣。3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并用它观察细胞 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重点 在观察细胞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科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一 教材分析。科学主要以科学 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 过程依次分为 观察与提问 猜想与假设 计划与组织 事实与证据 分析与结论 表达与交流 等六组,称为 过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 教学目标。1.了解丹顶鹤适合生长的环境 2.认识动物的形态和生存本领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3.体会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证明假设和得出结论 的科学 过程。教学重难 点。1.知道动物的生存要以环境为基础。2.丹顶鹤生活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这两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