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方程》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23 10:54:28 阅读 2737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66-67页。

教材分析】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方程”是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三节课,学生已经有了上节课用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方程,对于“方程”这个词,不少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听说过,但并不清楚什么样的式子才是方程。因用算术思想解决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方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由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过渡的重要使命。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曹冲利用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种方法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

今天我们也要就来学习用他的这个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诱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事中渗透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自学**。

1.帮助学生对等量关系积累思维经验。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经常测量物体的重量。测量物品质量就要借助工具天平。

1) 大家看看天平上有什么。

2) 天平现在的状态是平衡的那说明什么呢?

3)怎么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呢?

板书:10克=樱桃的质量+2克)

2.交流展示:

1 ) 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2)仔细观察,这三个等量关系中都有一个未知的量你知道是什么吗?

3.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中的等量关系么?请你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板书:x+2=10或10=x+2)

4.你能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另外两组等量关系么?(板书:4y=2000 200+2z=2000

三、讨论解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观察这些式子,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不但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了互帮互助班级学习氛围,并通过优帮差的途径对方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他们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方程)

现在我要反问大家了,什么是方程呢?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方程。

板书: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

四、知识反馈。

经过我们的探索发现大家认识了方程,下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智慧城堡吧!

1、看图形列出方程。(出示课件)

未知数最爱和我们捉迷藏了,你能从图中找到它吗?先思考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2、看文字列出方程。(出示课件)

从图中跑出来,躲到文字中去了。请你们先找出数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1)一辆公共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下15人。车上原来有x人,那么( )

2)用正方形摆大门,每5个正方形摆1个大门,用95个正方形摆出了x个大门,那么 (

设计意图:伴随着线段图、直观图、文字信息的一一呈现,逐渐引导学生对相等关系的表达,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课堂总结。

把你在这节课获得的知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隐含很多的等量关系,并且都能用方程表示出来,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你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问题。

四年级数学《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 通过观察 比较 分析,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等量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再到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的过程 3 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等量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

四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方程 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教材运用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共同特征,了解方程的含义。认识方程 是在学生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方程 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 用字母表示数 本节教材,力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 分析,把 天平平衡 这一生活现象,表示成数学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既直观形象,又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