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任教学科: 数学
任教年级: 四年级
任教教师: 段龙龙
新乐市协神学校。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接手本班后我发现这个班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会认真听讲,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在成绩方面,班集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尖子生凤毛麟角;数学计算能力差,马虎,不爱懂脑筋思考分析问题。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算。
3、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表示事物,并能交流。
4、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并指导的倍数的特征。
5、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6、指导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数的运算 7、会口算百以内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
8、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运算中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认识
1、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直到两点间的距离。
4、 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5、结合生活情景,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测量。6、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度,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的角。
7、了解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三)统计与概率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数据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冀教网,好冀教网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3、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条形统计图。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三、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总之,在新的学期,我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以推进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展开工作。我们将迎着新课程不断推进的东风,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容量和升。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但在学生的生活中已被广泛运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组织形式。
4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2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想想做做31.指名读题。
2.指名口答。
想想做做4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反思:修改建议:
认识毫升(1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已能正确的认识容量的含义和升这个容量单位,同时,通过生活实际,一部分学生已知道毫升这个单位,但对毫升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
教学要求。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组织形式。
2人小组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2.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
板书课题:毫升)
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5.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8.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二、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想想做做3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想想做做4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想想做做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四、你知道吗?
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教学反思:修改建议:
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除法 教学内容。
除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能力目标。学习用类比、迁移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讨论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自评、互评、师评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试商方法的探索过程,在理解算理的前提下熟练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
1)697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697是由( )个十( )个一组成。
四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 找规律 教学设计。黄大猛。课题 找规律 1 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20xx年10月22日教学内容 教科书48 49页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用这一规律解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估算教学设计
园区一小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讲课人 李秀山。讲课时间 2021 11 1地点 四年级1班教室。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0页例5 做一做。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方法,并在解决详细问题过程中能用适宜的方法进展估算。过程与方法。在掌握乘法估算方法的根...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估算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p60页 例5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