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望洞庭》
2、认识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词语:洞庭、潭面、青螺、遥望。
3、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4、感知诗词大意,根据提供的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洞庭湖的美景。
2重点难点
重点: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课文中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写的《独坐敬亭山》,我们一起背诵古诗。
2、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名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望洞庭》。出示题目,读正确。
3、指导写字:庭
4、解释课题的意思。(“望”是看的意思)
5、看图,介绍洞庭:洞庭指湖南省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对长江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6、齐读课题。
说明:教师板书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同时,借助**,欣赏洞庭湖,使学生有更为感性的认知,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
1、出示**,简介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后来被贬为朗州司马。
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他写下这首诗《望洞庭》。
2、**出示古诗,轻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边读边想:诗中写了几处美景? (分别是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3、指名把古诗读正确,正音:和(hé)、螺、潭——注意右边上面不是“西”。
4、再听老师范读:**停顿比较合适,并在书上做记号。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5、比赛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
6、齐读古诗。
说明:古诗要反复诵读,因为古诗通常讲究平仄、声调和谐、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而这些特点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然,诵读的指导还是要有一定坡度和方法,从听老师读到自己试着读,把诗句读通顺,进而读出感情来。
三、研读古诗
1、**出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水无风镜未磨。
1)轻声读一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看插图,也可以在旁边打上问号,待会讨论。
2)抓关键词理解,出示**。 看注释理解“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镜制作的,镜表面需要打磨才光亮。这里指没有打磨过的镜子。
“潭面”:湖面。
3)学生质疑。 ①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什么要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 师生共同质疑:无风时的洞庭湖面,十分平静,没有一丝风浪,所以作者把它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②为什么把湖面说成“潭面”?
看图,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
4)这两句诗总写了洞庭湖的秋色。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月光融化在湖水里,平静无风的湖面,看起来像是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
) 说明: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重在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知道理解古诗可以借助字典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当然在小学生感到困难之处,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出示句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1)理解这两句诗,同学们除了可以用刚才的方法:查查字典,同学间互相讨论,或提出问题,还可以展开你的想象。
2)理解关键词,出示**。 “遥望”:远看。 “翠”:苍翠。
3)句子中作者展开了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说一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作者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盘”,也就是白颜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4)把两句诗连起来解释。 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在**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啊。
5)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感受。
3、**洞庭湖的**,体会洞庭湖的美。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说明:整个这部分的教学要体现扶放结合的原则——“扶”,扶在难点上;放,放在自解和讨论上,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4、看**,根据提示向朋友介绍洞庭湖夜晚的美景。自由准备、交流。 秋天的夜晚,明月高照,站在洞庭湖边,我们会看到:
(月光融化在湖水里,平静无风的湖面,看起来像是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在**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啊。) 说明:
通过看图,设置情景,让学生说说全诗的含义。
5、 这也是写景的诗,与《独坐敬亭山》有什么区别?比较阅读这两首诗,自己思考。
6、小结: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诗,但抒发的情感不一样。《望洞庭》抒发的是内心的愉快,而《独坐敬亭山》抒发的是内心的孤独。再齐读《望洞庭》。
7、出示**,交流其他和洞庭湖有关的古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岳阳楼唐李商隐欲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洞庭、潭面、青螺、遥望。
2、正确背诵、默写古诗《望洞庭》。
3、写一写:秋天的夜晚,明月高照,站在洞庭湖边,我们会看到:
说明:学习佳作,应该让学生背诵,积累。在读、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加深印象。
四年级下册《望洞庭》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认识 螺 掌握 庭 螺 潭 3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2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3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月色 山水的自然美,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 是唐代文学家 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
四年级下册望洞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 望洞庭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此首诗,默写 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吟诵 理解 独坐敬亭山 二 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2.自由学习生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