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发布 2020-03-20 07:39:28 阅读 5963

第1课时动物怎样生活。

第一周2023年8月30日。

教学内容: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

3.会查找、交流、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生活,能有目的地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能系统地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解法师生一起讨论。

学习方法:自主**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分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插图

教师准备:猫、鸽、甲鱼、青蛙、金鱼、蜻蜓等动物的**。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回顾已往观察过的动物。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已经观察过蜗牛、蚂蚁和蝗虫,也观察了蚕的一生。它们的基本需要、生长变化过程、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怎样对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2.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

师:"那么,你们平时见过哪些动物?"

二、**新课内容:

1.观察动物。

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让学生说出一。

种自己最了解的动物,可以说这种动物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说它怎样生活,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获得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

可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由一小组进行描述所观察的动物,其他小组猜该动物的名称。)

3.对各小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观察动物的生活。

课后反思:审批意见:

2023年月日。

第2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第二周2023年9月6日。

教学内容:第二课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1.能找出与6种动物相似的动物。

2.通过对动物进行分类,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寻找和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方法:图示法师生一起观察讲解

学习方法:自主**观察法分组讨论分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马、羊、兔、2种鸟、鸡、2种鱼、蛇、蜥蜴、蝴蝶、蝙蝠等动物的标本或**。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我们怎样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

二、**新课内容:

1. 找相似的动物。

师:"请大家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和蜻蜓相似的动物并说明怎样相似?然后把找到相似的动物和这种动物的特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记录表里。

3.交流和讨论。

1)交流。板书全班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

2)讨论:"对于表中的内容,你的看法一致吗?"

3)讨论看法不一致的地方,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

4)师:"大家看法不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分小组整理和汇总每一类动物的主要特点,然后板书。

5)"应用同学们找出的队伍的共同特点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动物。"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作补充说明。"用动物的共同特点逐一衡量,哪些属于这类动物?哪些不属于?"

6)交流。师:"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修改和补充?"

7)阅读"常见的6类动物"资料,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准确。

4.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1)师:"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全班展开讨论,统一意见。

2)让学生把概括动物的共同特点,整理成几方面填好活动手册。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设计:回家以后观察昆虫类的两种动物。

课后反思:审批意见:

2023年月日。

第3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第二周2023年9月9日。

教学内容: 第三课植物怎样生存。

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有相同之处,都有生长的能力,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

2.通过回顾"植物"、"植物的一生"的有关内容,了解植物的生存方法。

3.阅读和讨论海尔蒙实验,了解植物制造养料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解法师生一起观察。

学习方法:自主**观察法分小组讨论分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植物光合作用的挂图插图

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依靠什么生存?动物要吃食物,植物的养料是什么?植物的养料从**来?"

二、**新课内容:

1. 讨论:作出种种猜测。

师:"上学期我们种凤仙花时知道植物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植物会干死,那么水是植物的养料吗?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获得养料吗?动物用嘴吃食物,根是植物的嘴吗?" 让学生进行猜测。

在三百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6的资料。"

2. 了解海尔蒙的实验。

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海尔蒙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由于海尔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最终证。

明小树增加的82千克物质并不全是从土壤里获得的。)

海尔蒙怎样作进一步的猜测?"

我们怎样看海尔蒙的实验和猜测?"

3. 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阅读课文p7。

2)交流逼供内明确以下问题。

植物利用什么能量在体内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器官制造食物?"

植物主要用什么原料制造食物?"

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从**来?"

现在明白植物为什么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了吗?"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植物利用阳光、空气、水制造养料,并制造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氧气,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其他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影响植物,植物也影响环境,环境和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护植物。

)四、作业设计:回家后仔细观察各种植物。

课后反思:审批意见:

2023年月日。

第4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第三周2023年9月13日。

教学内容: 第四课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插图。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新课内容:

1. 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 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教材上用什么方法证明?给实验用的水染色起什么作用?

4. 说说植物的根和茎除了吸收水和养分、输送水和养分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还有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利用课外时间观察各种植物。

课后反思:审批意见:

2023年月日。

第5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第三周2023年9月16日。

教学内容: 第五课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学目标: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解法一起观察

学习方法:自主**观察分小组交流分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一盆植物。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新课内容:

1. 交流。

1) 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 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 分组活动。

1) 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 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 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 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 "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 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 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 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2) 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课堂小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要求 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爱护植物。3 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4 概括。归纳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6种器官构成。5 学生竞赛 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三 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

四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欢坨小学。孙更军。第一单元溶解。第一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1 考察前,我们要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2 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教学过程 一 引入活动。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