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发布 2020-03-20 07:52:28 阅读 4980

欢坨小学。

孙更军。第一单元溶解。

第一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生备: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

1,导述: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民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我们怎么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

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呢

本单元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2,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内容:

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沙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师:怎样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

4)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 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第二节课。2.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

2)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交流实验情况。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4)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3.过滤三个杯里的物质。

1)讲解过滤的方法:

2)学生活动。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

3)汇报交流过滤的结果。

4,实验总结。

1)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对溶解有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食盐在水中化得用肉眼看不见。

沙在水中没有化形状没变。

面粉在水中慢慢沉降形状没变。

食盐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课后记:第二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进一步让学生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通过实验学生能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相同与不同。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4,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教学准备。师:玻杯,高锰酸钾。

生:筷子,水,食盐,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谈话: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过程,我们今天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基础来做实验。

二,**活动。

1,高锰酸钾的溶解。

1)老师讲解高锰酸钾的作用。

2)学生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样和什么颜色。

3)学生实验活动。

实验前老师强调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并且只能取一小粒。实验时在盛水的杯子上方,轻轻地投入一粒高锰酸钾。

要求:投入后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然后用筷子搅拌一下,再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4)交流实验情况: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学生实验活动。

学生再做面粉,食盐,沙在水中溶解实验。

要求学生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现不同。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交流实验结果。

3,. 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

面粉。高锰酸钾。

砂糖。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板书。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食盐。沙。

面粉。高锰酸钾。

砂糖。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学后记: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

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

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玻璃杯,胶水,洗发水,筷子,小匙,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试管。

教学时间。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糖,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液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活动。

1,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约束力毫升。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实验要求:观察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先轻轻搅拌一下,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它们在水中溶解了吗

2),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度过程。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的溶解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

2,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观察比较醋和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吗

通过实验我们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

板书。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胶水。

醋 食用油。

酒精。怎样进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度于水中。

3,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度于水中。

2,使学生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筷子,食盐,小苏打,汽水,开瓶器和注射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哪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变个问题。

二,探索活动。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略。见课本第9面的实验说明。

2),学生实验活动。

3)交流实验情况:

学生交流时老师一边把数据填入表中。

食盐的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被水溶解的物质。

2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小苏打溶解能力。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反复2次-3次。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4.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 (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气体能溶于水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与所压大小有关。)

5.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板书。食盐的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被水溶解的物质。

2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小苏打溶解能力。

气体能溶于水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与所压大小有关。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

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

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

5,经历对加快方糖溶解的**过程。

教学重点:对加快方糖溶解的**。

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和盆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食盐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食盐溶解;加更多的水使食盐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见课本11面的要求)

4,学生实验活动。

5,交流实验结果。

6,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见课本11面图下的要求)

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用文字记录设计方案。

小组实验活动。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

第二节课上。

7,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思考:方糖溶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怎样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使方糖的溶解更快些

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老师提示: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方糖溶解快些

怎样选择实验材料,用多少水来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课时动物怎样生活。第一周2011年8月30日。教学内容 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3.会查找 交流 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要求 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爱护植物。3 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4 概括。归纳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6种器官构成。5 学生竞赛 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三 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考察计划。1 考察前,我们要 教学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2 通过制定考察活动计划,初步经历计划与组织的锻炼。教学过程 一 引入活动。本单元结合季节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营造一个走出校园考察的活动情境,旨在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这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