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发布 2020-03-20 08:27:28 阅读 3704

第一节 《我要说声谢谢你》

一、背景分析:

我要说声谢谢你》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课的四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包含着问题与思考、实践与活动、研究与讨论、收获与总结、拓展与延伸等五大版块。

二、教学设计思路:

使学生在“问中学”“做中学”“总结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灵活、更自主的方式参与学习,通过亲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精神生活。

三、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以及结合本课教材的内容,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弄明白贺卡制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制作贺卡,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出制作贺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制作贺卡,并能够对贺卡作出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珍惜别人的关爱,对别人给予的关爱要表达谢意,使学生受到感恩教育。

2、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小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我制定教学重点是:

1、通过学生主动**,自主合作,**出制作贺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制作贺卡。

2、使学生受到感恩教育。

教学难点是:把制作贺卡的操作技能与感恩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

五、教学器材准备:

课件、剪刀、刻刀、水彩笔、铅笔、各种色卡纸、小筐等。

六、教学流程:

设境激情,深入感受——**步骤,设计方案——自主合作,制作贺卡——评价作品,反馈指导——拓展延伸,激发创新——教师总结,升华情感

八、教学参考:

当代教育新理念》、《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 。

九、对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分析:

1、注重了感恩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实践操作活动水**融。

为丰富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知道感恩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之一,并学会用恰当的礼物表达感恩之情,我在设计本课时,导入新课时就设境激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中深入学习。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以写祝福语、写心里话等方式使情感教育不断升温,最后老师用深情的语言总结引导,用**感染学生,再一次激发学生情感,使感恩之情得以升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真正把自主**、合作实践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放手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我采用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让他们自主**方法步骤,自主合作设计方案,制作贺卡,自己评价等学习方式。

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的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从效果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很强。真正动脑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提高。

十、教与学的原则引伸:

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个性化原则、启发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 。

第二节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重难点: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活动准备:各种交通标志范画课件等。

活动过程:一、 儿歌导入:

“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

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车子向前进 ”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手唱一唱 。

二.谈话。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那我们除了会唱 ,还从这首歌学到了什么?

学:“红灯停 ,绿灯行”

师板书标题。

同学们,我们学校外面就是宽阔的八一路和韶山路,上面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些地方。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如果随意而行,那我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也会给交通带来阻塞。问一问,平时都遵守交通规则了吗?

三.认一认。

那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首要的是你们认识多少交通标志,会看交通标志的孩子才是真正懂的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出示多**交通标志。

提问的方式进行。(扫描教材**,用灯片出示)

师板书:红色的标志———禁止标志例如:禁止机动车通行等。

黄色的标志———警告标志例如:警告标志,注意信号灯。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蓝色的标志———指示标志例如:指示标志:不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

总结:多认识一些标志遵守的交通规则更好。

四:忆一忆。

下面我们有个机器人,想让同学们看看他做的对不对?

导入多**机器人片段(一分钟)

问:机器人为什么被撞倒了?

学回答。师总结。

大家都很棒,大家多说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了,那老师想问问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1 谢志鸿和爸爸过马路,红灯还亮着,爸爸就拉着志鸿过马路,这时候谢志鸿应说。

2 周星宇和同伴们一起过人行横道,同伴们没有看车,一边玩一边过马路。这时周星宇说。

3 曹一鸣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爸爸开车超速,曹一鸣是这样做的。

4 刘龙飞和妈妈过马路,妈妈每次都拉刘龙飞走天桥,龙飞说。

让学生自己来判断对错,其他同学补充说明。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互相学习。

相信一定会做的更好,师总结。

五、作品欣赏。

欣赏别的小朋友的画,自主发现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

1、 过天桥: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小朋友们放学回家过天桥,他们不追跑打闹,按照顺序一个个通过天桥。

)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油画棒画的)有没有表现全部的马路和天桥?(只是表现了天桥的一小段和桥下马路的一角,没有表现全部。

否则场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2、 过斑马线: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过马路)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过马路的?(红灯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他们踩着什么过马路?(斑马线)他们是不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呢?

3、 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之下过马路)用什么“画”出来的?怎么只有两种颜色呢?(刻纸作画)这里画了些什么动作的小朋友呢?

启发回忆。1、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你能把自己遵守规则的场景画下来吗?先和同学讨论然后再答。

2、用正反范画启发学生:画面要饱满,突出主体。尽量完整,颜色鲜艳。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节天气与节气。

活动目标:1、 知道天气现象有哪些。

2、 知道天气现象有哪些。

3、 了解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4、 知道什么是节气。

5、 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活动重难点:

1、 天气的认识及识别。

2、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含义。

活动过程:一、 天气。

自古以来,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有“靠天吃饭”之说,我国在两千多年就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及其农业之间的关系,发明了我国独有的24节气。什么是天气?

什么是节气?一般天气预报包括以下几方面:白天和夜间(24小时)天气现象、温度、风力等。

比如:今天的天气情况:

天气状况空气湿度:

最高气温风力:

最低气温风向:

自外线强度空气质量状况:

有关天气的谚语: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鱼一场寒”。

“云交云,雨淋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天气谚语也各有特色。例如,黑龙江有“初冬寒春雨多”,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

“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与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

六、七月份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等。

二、 节气。

1、 来历。

我国历法把一年分为24段,每段的开始叫做一个节气,全年共有24个节气。

2、二十四节气名称及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第四节**与应对。

活动准备】四川震灾**。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的预防知识,增强自我预防意识。

2、掌握应急自救方法。

活动重难点】1、**发生前的异常现象。

2、**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

活动方法】讲授分析、**展示、示范教学。

活动过程】一、导入: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

8级**。数以万计的群众被无情的大地夺去了生命,栉比群楼顷刻成为废墟,目睹残容,无不让人揪心。在这次震灾中只有少数的人会开展自救,那么面对**如何才能安全避难呢?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二、讲授:1、**前常会遇到以下异常现象。

井水、泉水等地下水发生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突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柘竭或涌出等现象。

许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

**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淫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1课时动物怎样生活。第一周2011年8月30日。教学内容 第一课动物怎样生活。教学目标 1.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2.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3.会查找 交流 汇报对动物的观察结果。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要求 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爱护植物。3 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4 概括。归纳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6种器官构成。5 学生竞赛 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6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三 小结 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

四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欢坨小学。孙更军。第一单元溶解。第一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肿的变化。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