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科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第2课

发布 2020-03-06 11:22:28 阅读 4732

麒麟小学语文科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古诗两首。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具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1、 拼一拼,选一选。

zhuāngcháiszhǐ

妆裁泗紫 zuāngcáishzǐ

yǒngtāobīnchuí

咏绦滨垂。rǒngtiāobāng cuí

2、比一比,组词语。

妆裁咏滨( )

装栽永宾( )

3、想一想,填一填。

1一树高,万条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春风。

2泗水滨一时新。

东风面总是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六、书写练习。

七、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

板书设计: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碧玉妆成一树高胜日寻芳似水滨,万条垂下绿丝绦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万紫千红总是春。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大约15分钟作业量)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教学反思:1、两首诗一个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教的时候既要注意区别,又要注意联系,前者为点,后者为面,点面结合构成了美丽的春天。

2、《咏柳》从剪,裁入手,学习完后自然剪出《春日》,过渡自然。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

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3、让学生学诗画画是最佳选择。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

两首教学有所不同。《咏柳》是让学生感受到柳树的色彩美和形态美并用自己的话将。

一、二两句诗写下来。《春日》则是任选一个景物展开想像说具体感受景物美。还感受语言美、空间美、诗人情操美等。两首古诗品位语言美时,《咏柳》抓住了诗眼“裁”,品位“裁”的精妙。

4、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炼,感情最为丰富。而“每一首诗都离不开意念、意象和意境这三个层面”(张厚感)。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

” 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这三个“意”,品读好这三个“意”。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他们在反复吟诵中浮现出诗的意蕴。读诗,若要解得其中真意,就需仔细玩味,抓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去体会,这是一个体味诗意的过程,更是一个炼字的过程,一个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这是读诗的关键,也是进入诗境、体会诗情的关键。例如《咏柳》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我们要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词的妙处。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自然领悟意味深长的诗意。

5、诵读是引发读者与作者情感共鸣的酵母,是作者和读者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有声有情的诵读,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在潜移默化中,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署名:麦敏宜。

日期:2023年2月22日。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寻找生命》教学设计

寻找生命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通过寻找身边的物体并对其进行分类,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2 知道什么是生物,了解生物的主要特征。3 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对自己的观察和研究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1 多 课件。2 工具和用品 放大镜 小铲子 镊子 塑料袋 昆虫观察盒 寻找生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 燕子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字词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 俊俏 聚拢 增添 五线谱 音符 等词语。2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3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 燕子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字词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 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 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3 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4 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