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科教版

发布 2022-11-24 23:06:28 阅读 4215

件www.5y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4日。

星期一。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动物。课。

题。、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介绍养蚕方法的**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看)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

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板书设计。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观察蚕卵。

大小。形状。

教后随记。这类的课只能利用教学和标本了,感觉效果一般,但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了蚕的卵是什么形状的,大小,颜色等。在资料里知道了蚕的很多知识。

不足是我们北方学习这样的课应该不是重点。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1日。

星期一。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课。题。

2、蚕的生长变化。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1、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蚕吐丝结茧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蚕吐生长发育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或多**资料。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要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板书设计。2蚕的生长变化。

吃食情况。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教后随记。

学习本课内容知道了蚕的生长变化,感觉很有意思,虽然我们北方不能养蚕,但是孩子多这些知识很感兴趣,知道蚕吃什么,怎样活动和蚕的生长过程。

不足是学生不能亲自观察和饲养蚕,只能在上观察。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4日。

星期四。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动物。课。

题。4、蛹变成了什么。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到生命的神奇。2、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蚕蛾标本。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看)

(1)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2)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

(3)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

(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画蚕蛾和蛹的图。

4、蚕蛾是什么。

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4、蛹变成了什么。

蚕蛾和蛹的比较。

教后随记。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了蚕蛹的形成。并且知道了什么是蚕蛾,什么是碟,还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对这些内容也感兴趣。但是由于没有饲养蚕,只能利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的。以后要研究如何上这样的课。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5日。

星期五。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课。题。

5、蚕的生命周期。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标-第-一-网。

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然后提问。

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2、小结蚕的一生。

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蚕的生命周期。

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作业:了解蚕的作用。

板书设计。5蚕的生命周期。幼虫。卵。

蛹。成虫。

教后随记。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我是这样设计的。

利用多**教学进行观察蚕的一生生长和变化。重点是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18日。

星期一。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课。题。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资料和。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

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图,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2、不同的生命周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4、教师小结: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板书设计。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时间。

鸡。│卵。雏鸡。成鸡。

│约14年。

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

蜻蜓。│卵。幼虫。成虫。

│约1年│山羊。

│小羊。成羊。

│约15年。

熊猫。│幼仔。成年熊猫。

│约20年。

鱼│卵。幼鱼。成年鱼。

│约50年。

教后随记。这节课内容丰富,学习了很多动物,**了动物的生命周期。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感觉利用多**教学效果很好。

龙凤区第五小学教师教学设计。

编写者。执教者。

执教时间。4月22日。

星期五。版。

本。科教版。学。科。

科学。册。

数。三年级。下册。单。

元。第二单元。课。题。

7、我们的生命周期。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2、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2、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2、教师演示器材:,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

教学重构。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

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1)我们是从**来的;

(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们的一生。

(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活动分为四步:

(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比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3、教师小结: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情况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板书设计。我们的生命周期。

5岁以前都叫儿童。

6岁一35岁为青年。

35岁一60岁为中年。

60岁以后为老年。

教后随记。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我们的生命周期。学生感觉很有意思,知道珍惜生命,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珍惜健康。

课。件www.5y

三年级数学下册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课。件www.5yk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主备人员。李开通。执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 东 南 西或北 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苏教版

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通过 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2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 借助漂浮物 改变自身重量 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3 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 借助漂浮物 改变自身重量 水里加盐等物质可以使沉...

五年级科学细胞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学习永无止境。细胞 教学设计一 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的 和资料。2 教师准备 洋葱鳞片叶 载玻片 盖玻片 镊子 解剖针 吸收纸 滴管 清水 稀释的碘酒 显微镜 洋葱表皮细胞 其他植物细胞等。注意 最好把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深染成红色。二 教与学的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概括能力,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