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作业封面。
姓名。单位。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语文)
作业科目: 教育心理学
作业分数。2023年 4 月 14 日。
简答题:1.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学业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的绝大多数问题是作业或习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答案,所需知识范围也不明确,要靠自己去研究、探索,少则几次、几十次,多则上百次,才能取得结果;因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中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⑴、利用学生间的社会相互作用。所谓社会相互作用,就是指人与人间的相互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会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反之亦然。
在这里,学生间的社会相互作用就是一个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或建议,会引起其它学生对问题的其它看法。⑵、教给学生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表明,尽管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带有专业知识本身的特点——如解决教学问题不用相应公式等等,但它仍有助于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实际上,学生不能解题往往不只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是根本就不知该从何思考、从何入手。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训练他们掌握一般性的解决问题策略。⑶、分析例题。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举。
一、二个例题并给出解题方法和答案,学生就模仿着教师的方式来做其它题,实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题型略微复杂时,学生就会茫然或出错。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分析问题,详细讨论,使整个解题过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真正具有了内涵,而不是僵化的程式。
⑷、让学生用视觉表征问题。学生可以被看作是解决学习问题中的新手。专家有丰富的经验来用“组块”表征问题,因而能大量节省工作记忆空间;而新手只能一个条件、一个条件地表征问题。
消除这一障碍的方法就是,把脑中理出的条件画在纸上,用视觉来代替记忆。这不仅能有效缓解工作记忆的负担,而且画图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理解问题的过程。许多问题难以一步解答,但若画出图来却一目了然了。
⑸、专家示范。教师自己可以通过表演,给学生示范如何分析一个问题、如何区分重要与不重要信息、如何采用解题策略、以及如何评价结果等等;也可以让学得好的学生来表演。这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专家”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专家与自己思考问题的差距,从而模仿专家、调节自己的行为。
⑹、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监控。前面讲过监控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不知用哪种方法好、结果真不真实,就是由于缺乏对解决问题过程的监控。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监控能力,如动手做题之前先预期一下所选方法能达到何种结果、结果大致在哪个范围;做完题后看看答案与自己预期的是否一致等等。
2. 简述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布卢姆(1956)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六级:(1)知识:指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领会:
指能把握材料的意义。可借助于三种形式来表明: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估计将来的趋势。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3)运用:指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
代表高水平的理解。(4)分析:指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它的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
代表比运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为它不仅要理解材料的内容,还要理解其结构、分析又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要素分析,如区分事实与假说,结论与证据等;二是关系分析,如确定事实与假说之间的关系,结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三是组织原理的分析,如识别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模式等。(5)综合:
指能将部分组成新的整体。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和结构。
(6)评价:指对材料(论点的陈述、**、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评价不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的最高层次,而且它也是联系情感领域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内在证据来评价,如根据陈述、文献资料、证据的确切性,评估研究报告的真实性;二是依据外部准则来评价,如历史作品要用历史标准来判断而不能用文学标准来衡量。
3. 简述教师的五大角色。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以及教师的社会职责来分析,教师在学校主要应该充当学习的指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和教育科研人员这样五种角色。 (1)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承担着系统地、准确地向下一代传递文化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即教师应该充当学习指导者的角色。(2)班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学习是在班级集体这种特有的社会群体条件下进行的,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是班集体正式的领导者,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班集体活动中也担负着领导者的责任。
(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性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榜样作用,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
(4)心理保健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在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同时,学生也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挑战,使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担当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
(5)教育科研人员。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多样并富有变化的特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依靠现有理论和教师自身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教育心理学作业7答案
一 填空题 1 皮亚杰把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命名为 形式运算 阶段。2 布鲁纳鉴定了三种认知表征方式是 动作 表征 映像 表征和符号表征。3 循环往复相互作用里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个体认识 人际环境 期望信念期望 4 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 亲密无间 和 忠诚可靠 这两个特点。二 单选题 5.b 三 ...
教育心理学答案
一 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 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答 遗忘是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遗忘原因 有两种观点 一是干扰,分前摄干扰和倒摄抑制 另一种观点是与提取失败有关。2 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答 1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2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 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
教育心理学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 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解析 1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解析 略。解析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