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答案

发布 2022-10-15 09:45:28 阅读 985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答:内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而不在活动之外。

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的好学、乐学已成为教育重点目标之一,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一些方法进行。 一、教学吸引,激发学生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二、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里成分。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把学习当成负担、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多种教育机制加以培养形成的。 1、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三、反馈和评定,正确认识自我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feedback)(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通过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如下原则:(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3)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四、奖励和惩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他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合作与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课堂中进行,所以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使用竞争时要注意:

第一参与课堂活动要承担当众失败的风险,学校的考试制度已经包含大量的竞争,因此在引入更多的竞争因素可能对促发学习动机适得其反。第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竞争比奖励透明,更使人分心,所以,是竞争客观化,强调所学知识非谁赢谁输。最后,竞争产生获胜者,也产生失败者,而且通常都是失败者远多于获胜者。

那些常常败而不胜的人要忍受失败带来的信心的丧失,而在小组中竞争输掉的小组成员可能要互相诋毁,寻找他们认为应为小组失败负责的替罪羊。所以,当我们把竞争引入作为动机策略时,一定要注意少用慎用,并可采用按能力分组,以及鼓励自己和自己比赛等多种形式让赢家更多一些,以调动大部分人的积极性。 六、归因指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的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学习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

是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促进学习更好的迁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确立系统、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网络结构,因此,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同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而具体,不能含糊笼统,应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涵义,以发挥它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在选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为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包括基本的事实材料,脱离事实材料只讲概念、原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材内容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虽然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当代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原来作为学科基本内容的教材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地位,而被新的、更重要的、迁移范围更广的原理、原则代替。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必须注意用科学的新成就来代替过时的材料,不断取舍,使之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编排得不合理,则迁移的效果就小。怎样才能合理编排教材呢?基本标准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结构化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应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能体现出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内在关系。一体化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应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既要防止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互相干扰或机械重复。教材的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联结点与联系线(联结线索),这样不仅利于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整合作用,而且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及断裂点和今后学习中的发展带及发展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有了编排合理的教材,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的作用,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不论哪一方面,首先要把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道德规范(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作为教材的主干。

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以达到“综合贯通”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努力**观念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

如果教学程序设计不合理,不能使学生做到横向联系和融会贯通,就会出现不良后果。(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学习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一种比较广泛的一般性迁移。

学习方法这种经验中不仅包含有关知识,而且还包括有关学习的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不仅仅是知晓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必要的心智技能,如阅读技能、实验技能、观察技能、解析技能等。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如何将接受学习变为有意义学习?

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心向和适当的知识。

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将新旧知识相联系,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面相联系又与学习者潜在的发展区相适应。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意向,提供新旧知识衔接的桥梁材料,通过组织**学习,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备。

同化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习变得有意义需两个条件:一是学习者要主动将新知与旧知积极联系;二是学习材料与学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现学习难以成为种有效的、首要的手段。

”绝大多数的知识仍然需要学生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由于教学过程是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特殊性决定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奥苏伯尔就把批评了言语讲授接受学习贬为空洞的说教机械模仿的说法,他用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接受学习进行科学的分析,指出它不可能机械学习划上等号,它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

如果教师能将有潜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中提取出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对于有意义接受学习可以做的: 1、鉴别结构原理。即鉴别出所要讲授的材料哪些是一般的还是普遍的原理。

这些原理是其他事实、概念原则赖以附着的骨架。同时,应使学生对材料的结构原理有个基本的了解。 2、提供材料概意。

即教师应学期之初提供给学生有关全部课程意,并逐渐使这大意向具体内容转化。转化的方式是先陈述般概念或原理,并且提供具体的事例留意说明它们,随后再提供具体的事例演绎这般概念与原理,即从般到个别。 3、运用事前结构材料。

教师先把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给学生,这段文字通常比即将学习的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普遍性、广泛性,随后教师再讲授所要学习的材料。这种做法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有助于材料的学习。一般来说。

事前结构材料有助于学生接受(或同化)理解新的材料。 4、重视原理和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原理的概念。如果教师教学中不强调对于概念原理的理解,那么学生往往会倾向去记忆、学习一些具体的事实。

而最终所获仅是一些缺乏理解的语言知识。 5、注意理解关系。理解关系是认知结构理论阐述学习的基础。

学生一定要学会理解关系,并且要学用批评家的眼光来检查这些关系,以辨别出哪些是因果关系,哪些是非本质的关系哪些是显而易见的关等。

作为学生可以做得: 1、按照课程安排制定一个学习规划表。 2、记得预习第二天课堂上将讲的内容,把不懂的地方做为你听课的重点,听不懂要即时问老师。

3、认真听讲,不偏科不偏爱老师,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就要把它完成。 4、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闭着眼睛。静静的把当天学习的东西温习一边,这有待提高记忆。

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努力学习,不偏科,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把时间管理好,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玩。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轻松多了。

教育心理学答案

一 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 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答 遗忘是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遗忘原因 有两种观点 一是干扰,分前摄干扰和倒摄抑制 另一种观点是与提取失败有关。2 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答 1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2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3 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

教育心理学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解析 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 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解析 1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论,即概括化理论。解析 略。解析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新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答案

1.名词解释 表征系统 布鲁纳 参 人类通过知觉将外在事物 事件转换为内在的心理事件,成为认知表征,表征系统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动作性表征 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2.名词解释 自我效能感。参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3.名词解释 头脑风暴法 脑激励法 参 头脑风暴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