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研究。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方向田径。导师谢静月。
体研一班颜强。
学号 m14186
摘要。采用专家咨询、分析讨论等方法,对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我市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不良心理现象。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提出并且采用了体育情报法、心理讲座法、对抗训练法、实战训练法、现场考核法、闭目静养表象法、**调节法、体会交流互激法、运动按摩、模拟比赛法、肌肉放松法、呼吸调整法、自我暗示法、激励法、自我正确评价比赛等对比赛前后不同阶段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整方法,对本校运动员进行必要的调整,并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
前言。田径比赛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和平时的训练相比,有不同的观众、对手、裁判及场地。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如畏惧、紧张、缺乏信心,甚至还有情绪暴躁等现象。
且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训练水平较低、比赛机会少,心理状态还不稳定,比赛中运动员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当比赛来临时,中****员受赛前心理影响较成年运动员更大,运动员在心理上的负担较重。往往表现出过度紧张、焦虑等等的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
因此,如何调节和控制学生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克服其障碍,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实施心理训练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三个因素对比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身体素质是学生技术水平和质量的物质基础,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则是两者发挥作用的内部动力。因此,心理素质在中学生田径比赛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认真分析赛前各种心理状态,有针对地加强心理训练和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要像重视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一样重视心理训练。
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状态是环境、人的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
由于田径是一种在中小学普及都很广泛,竞争非常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健康的身体,完善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研究结果与分析。
1.赛前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所谓赛前心理状态,是指学生在比赛之前,对比赛的认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即学生对外界客观的事和物的一种主观体验,这种体验通常伴随着一些与体育活动时对机体生理变化十分相似的反应,如:
1)心脏和血液循环变化(心率、血压、血量分布等)。
2)呼吸变化(节奏变快)。
3)**电反射现象(**电阻降低、**电位变化)。
4)**温度的变化。
5)唾液分泌的变化(唾液变浓、发粘、减少)。
6)内分泌的变化(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7)血液、唾液、尿液的化学成分变化。
8)胃肠运动的变化。
可见,要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比赛前除了要进行身体、技术、战术和适应环境等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从《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上分析,运动员在比赛前一般会出现以下心理状态:战斗竞技状态、过度紧张状态、淡漠状态、过分自信状态4种。因此,我们也可以对中学生从以上4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1.1.赛前生理、心理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参加比赛的欲望。
即战斗竞技状态,这是最适宜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力时所处的情绪状态,心理和身体非常协调、动作自然轻松,无焦虑或恐惧感,有创造欲和表现欲。
要形成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要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态度,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并力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同时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并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使之能及时在心理上克服各种障碍和生理上随时调整机体去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达到赛前战斗竞技状态。
1.2.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感到紧张、不安。
即过度紧张状态,紧张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适宜的紧张能使人注意力集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过度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等。
赛前过度紧张的学生表现为对即将到来的比赛过度或过早兴奋,情绪强烈紧张焦虑不安。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面色苍白、心神不定、口渴或尿频等。经常有恐惧、焦虑、易激、不安等消极情绪困扰,致使学生在赛前的准备活动中不知如何是好,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觉和表象不连贯,注意失调、动作混乱、发挥失常。
学生赛前过度紧张状态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扩散,导致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而造成。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实力不高、经验不足、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又较差时都容易造成赛前心理过度紧张。
1.3.缺乏信心,对考试感到索然无味、漠不关心。
即淡漠状态,这类学生在比赛前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或对比赛感到索然无味等。在生理上表现为体力明显下降、全身软弱无力、反应迟钝。学生平时成绩较差,赛前过度疲劳,伤病长期不愈而比赛临近,测试成绩发挥不理想,或平时成绩比自己差的同伴成绩赶上或超过自己等。
对这些不利的因素想得太多而又缺乏解决办法,以及意志力又较差的情况下,都容易造成赛前信心不足而产生淡漠状态。
1.4.过高估计自己实力,对比赛不认真对待。
即过分自信状态,这类学生对即将到来的比赛的困难和复杂程度估计不足,并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轻易取得好成绩,不去认真对待,对比赛漫不经心,心理能量不能积极动员起来,以致注意强度分散、注意力下降、思维迟缓。一旦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显得手慌脚乱,束手无策,出现急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状态一般出现在平时水平较高,而对手实力较弱时,容易骄傲、安于现状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对比赛不认真对待的学生。
生以上。2.产各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分析。
2.1.受自身水平影响、对比赛缺乏信心。
信心是办好任何一件事的前提,在心理素质方面,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所表达出来的成功完成某项目任务的信念程度,因此,自信心强的学生总是以积极的思维来考虑他们自己和眼前所面临的任务。所以能够沉着冷静、积极认真地对待比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而缺乏信心的学生,总是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好比赛任务,从而造成赛前提不起精神,或比赛过程中过分紧张、焦虑,使动作僵硬、变形、反应迟钝,动作准确率降低等,最终导致发挥失常。
而中学生一般训练时间较短,运动水平较低。因此在比赛之前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出现信心不足。可见,训练时间短,自身水平低是造成学生赛前自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比赛成绩。中学生的田径比赛是把各个学校的学生集中到某一个场地进行比赛,因此比赛的场地、器材、设备等都可能与自己平时训练时所用的场地、器材等有很大的区别,比赛时的观众要比平时的多。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就会对这些外界的客观因素感到不适应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各种不良心理,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出现波动、技术动作僵硬等。
最终影响自身水平的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因此,体育教师最好在比赛前的几天应该先带学生到比赛现场,熟悉场地环境、设施,有机会时让学生在比赛场地做些模拟训练或比赛,并向学生强调比赛的场地设施、器材的各种特点与自己学校场地器材的不同之处,提醒他们比赛场地设施的规范程度要比原来学校的优越,有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对比赛环境的认识和评价,提高在新场地的比赛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在各种不同的场地和气候下对学生进行模训练,以降低天气因素对比赛的影响。
2.3.学校或老师期望过高,比赛压力过大。
著名的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这一现象:教师对学生智力的期望,在某种情况下对学生的智力测验分数产生影响,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它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隐含期望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教师的信任和期望中感受到温暖,激发成功欲、产生主动、增强内驱力等从而使学生的抱负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也就是说适宜的期望值,对学生发挥其技能水平有较大的帮助,但期望过高时会使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反而对比赛失去信心。因此学校或老师的期望过高,会使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其原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运动心理学表明:一切体育运动都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比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往往与受运动员不良的心理影响。
从本次研究调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运动员表明自己有或有过不良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对比赛的冷淡和亢奋。而造成运动员产生赛前过度紧张、焦虑及兴奋等不良心理的原因主要有:①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过高;②场地陌生,不适应新的比赛环境;③对手过强而造成心理压力;④对适度紧张和焦虑认识不足,而产生过度紧张;⑤自身意志力不够强和抗压能力不够;⑥过去比赛失败阴影,产生的负作用;⑦赛前准备不充分,或因有伤病在身而失去信心;⑧心理过度紧张而产生系列生理反应;如出汗、头晕而导致焦虑不安进一步加深;⑨领导的重视程度、教练员关心鼓励运动员的程度及集体的凝聚力等;⑩与运动员的个性,尤其是气质有关。
3.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整。
学生在比赛之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及心理上的准备。由于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影响着学生在比赛中的技术发挥,因此赛前的心理准备对每个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赛前心理准备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稳定性和取得好成绩的信念,并积极通过各种措施来消除赛前心理障碍、理顺思路、调整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形成最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如何才能形成呢?
由于赛前的不良心理表现导致运动员心能和体能的消耗,更为严重的是减弱了运动员的意志力,从而削弱了其自我动力。因此,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调整的方法步骤也有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调整。
朱滢《实验心理学》重点
第3章心理物理学方法。1.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有50 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 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操作定义 2.差别阈限。有50 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 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3.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标准刺...
心理学作业
16.凯利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协变原理。试根据协变原理的三个维度来解释为什么玛丽会对小丑笑。凯利指出,当人们试 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三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一致性 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的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在这个例子里即是否每个人都笑。一贯性 指行为...
心理学作业
3.简答概念的种类。答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成。种类有内涵与外涵。4.思维及其特征。答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 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 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特征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和语言。三 论述 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智力三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