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第一批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答案50字左右):
1、教师不能只当“教学工作者”即简单地“教教材”,还应成为“课程工作者”。那么我们对教材应做哪三件事?
所谓“课程工作者”,他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举出你所教教材一个令你不满意、不得不调整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它为何令你不满意。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古诗文教学单元,应对重点或有歧义的字词进行注释。如八年级上六单元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万里来游还望远”中“还”,解释为又或回来,读为hái或huán都可以。这样给教学带来不便,也令学生对含义模糊。
3、本课程编者指出“游戏里面隐藏了学习的秘密”,这秘密是什么?
这秘密就是要“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
4、本课程编者指出“学习就是认地图”,这地图与“整体学习”、“掌握知识结构”有何关系?
第一个秘密,学习者最好确定自己在**。在学习之前,先弄清楚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哪些懂,哪些不懂。
第二个秘密,学习者最好先学习“主干道”,比如东西走向有几条主干道,南北走向有几条主干道。掌握了主干道之后,再去学习“分支”和“分岔”的街道。这就是“整体学习”。
5、教师的管理智慧包括哪三条?其中哪一条是核心?
包括“民主”管理、管理“技巧”、教师威信三条。期中“民主”管理是核心。
6、有位特级教师在《人民教育》上撰文说:低年级小学生没有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搞班级民主管理。你的看法如何?
我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并非没有自我管理能力,而是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对教师来说,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是这个班的主人,才愿意积极投身到班级事务中。
所以对于小学生,也可以适当进行民主管理。
7、近五年我深入接触了一大批株洲教师,痛感极少数优秀者与一大批芸芸众生之间的极大差距,请反思其根本的差距是什么?
其实不知老师对优秀教师的定义是什么,其实老师也是人,就如学生一般,可能这个会唱歌,那个会跳舞,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优秀学生。在没弄清前提下,不知该如何作答。
8、“作品感”的积极表现是什么?真诚地告诉我:你有作品感吗?强烈吗?
教师的作品很多,每位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作品,最直接的作品就是自己培养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学生一天天在进步,学有成就,心里自然很幸福。当然教师也可以出书的,他们往往以自己成功的经历为内容,叙说着各自不同的教育故事。
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凑成了他们的作品——书。
我喜欢看到学生成长,不是因为他们是作品,而是朋友、亲人。
9、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行动研究包括哪三条具体途径?
具体途径是参与、改进、公开。
10、几乎每个学校都组织了新老教师的“师徒结对”,你认为这种方法对新教师成长的不足之处在**?
1、师傅工作量太大,对于徒弟的指导性青年教师缺乏理性和系统的培养,有时就是就事论事、走过场而已。
2、结对形式过于单一,师徒缺乏互补性。
3、帮学形式过于传统,活动过程缺乏互动性,徒弟单纯的接受师傅的指导。
4、评定过于简单,活动考核缺乏激励性。
二、论述题(每题答案不少于):
1、介绍你改造教材(调整、补充、重新开发都行)的一次实践,改造一节课、一章或更多内容都行,概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在我的记忆中,我上学那会,一堂课下来基本都是老师满堂灌、教方法、总结,而现在重视的是怎样把学生调动起来,把“让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我是这么做的:
一吃透教材,课前准备。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教师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每上课前,对于所导学的内容都要熟悉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反复诵读要学的知识或文章,仔细观摩,全面的、多方面了解,尽可能多的发现知识点。此外,还要阅读与此课文相关的资料、**、背景知识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二、考虑学生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对于所学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共鸣,采用什么方法更容易接受,我们都要站在学生的觉度考虑问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与学的互动。在课堂上,师生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学生不再是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迎合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的新的发现,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一节语文课,要有拓展延伸的内容,如果只是进行延续,少了拓展的这个环节,这节课总觉得不够完整,效果自然是让人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如果太重视拓展,但拓展的太早太快,一节课用了一半的时间做拓展,这样的课必然是不充分的,拓展方式众多,要善于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比如、设计仿写句子练习或想象能力的训练题,设计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情感经历或情感体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较轻易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往日的生活联系起来,畅谈心路历程。
五、课后的巩固。
语文学习不能不掌握住知识,掌握知识是必然的肯定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时间如何运用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指导,依据教材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应的作业,这是为巩固知识而作的努力,写作类习题,一类是片段练笔,另一类是根据所学的文本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写作练习,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去巩固,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这样对学生的促进有很大的帮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沙漠之舟》一课,可以涉及这样两道题,一、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二、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船,用自己的语言把心目中的船、或自己见过的船叙述出来,要求语句通顺、用词恰当,说出船的构造、用途。
2、案例《父亲的脚后跟》里,作者肯定了父亲什么、埋怨了父亲什么?作者的肯定与埋怨对教育有何启示?
作者肯定父亲没有总是抱我或背着我走,每次带我走,使我走丢后还是能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但作者也抱怨父亲平时没有给孩子指出方向,指导孩子该怎么走,以至于孩子走了二三十次,还是会因为迷路而害怕。如果父亲是最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
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仅能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城东郊的地理我必也在走过一遭后便了如指掌,再也不愁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我父亲跑腿办事。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位老师,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有《父亲的脚后跟》一文里,“我因为被丢失而害怕!”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帮助和引导上。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该是:
帮助学生确立一个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要改良教学,应强调三件事:明指归向、分析方法、隐藏推理。
3、请耐心研读案例“刘铁芳:《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发表你的看法:你赞成还是反对刘铁芳对魏书生的批评?为什么?
与其说赞同或反对,不如说谁的方法更具有时效性。我是一名初中的班主任,初中孩子有这些特点:1、 极强的自尊心。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自尊心与人格独立性也明显增强,他们不希望别人时时管束,否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2 、强烈的独立意识。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他人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
然而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认识比较肤浅。3、 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13岁—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
在教育管理方面,魏书生的方法是有效的。
1、刘铁芳认为魏书生投入了熟练化的教育技术和他的权威人格……,而学生正是基于对他的权威人格的认同和对他的教育教学训练技术的认同,而主动(应该也不乏被动)地投入到他所期待的教育目标与方向上去。我认为教育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教育既然是科学,就必然有技术的成分,而有了科学化的技术的娴熟运用,就必然达到艺术的境界。其次学生能够对他的权威的认同,固然有来自魏老师人格魅力方面的因素,基于我作为一个一线教师的经验与思考,我认为更多是来自他与学生的亲密交往和他对学生真诚的爱。
2、刘铁芳认为魏老师成功在那个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政策的最细致的注脚。可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都会刻下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教育思想,才需要我们对一种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而这种理念还具有存在的价值。
4、前几年《人民教育》曾公布过一个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孩子们对教师提出了10条希望,最强烈的前三条分别是“和蔼、渊博、漂亮”。请依据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对这三条的准确内涵分别作出说明。
和蔼:学生希望老师不仅仅是师长,更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希望老师以一种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他们相处。只有在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信任之后,师生之间才有可能进行真诚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才有可能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管理上,教师要实行“民主”管理。
渊博: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会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融洽而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充分的锻炼,让每一个学生的心智都得到开发,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这也要求教师要吃透、创新、补充教材。
漂亮:教师美丽大方的气质与风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使孩子更加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由此我们想到,作为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
要使教学更生动、传神并具有吸引力,教师的外表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至于年轻教师为何如此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们想,透过表象,学生们所欣赏的,应该是一颗友好、亲近和易于沟通的心。
教师继续教育伴我成长
对 性学习的思考。恩阳区群乐中学 段斌。教育部近几年对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我真正感悟到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 这句俗语的内涵。从小学到中学,每学年都对教师分期 分学科进行培训。这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整体教育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本人就在继续教育中领悟到的...
继续教育作业 在职教师的成长需求
蓟县杨家楼中学。简单说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在职教师的成长需求是什么?并结合自己从事教师职业的经历和感悟,谈谈您的成长需求。胡老师您好 通过对您所讲授的 教师专业化与专业发展 的学习,尤其是教师成长的周期与规律 教师在职教育与专业发展 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知识,使我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了更深 更新的...
继续教育生物教师作业
我认为生物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知识 1 生物教师应具备教育学 心理学知识。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不同学科教师虽然专业知识分工不同,但教育学 心理学知识确实是必备的基础。凡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长的的知识技能方 规律都是教育知识。包括 1 教育学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