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继续教育作业

发布 2020-02-27 15:20:28 阅读 3362

在数学领域中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在小学阶段应该渗透的数学思想如下:

1.符号思想。

符号思想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①人们有意识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概括、表述、研究数学;②研究符号能够生存的条件,即反复选择用怎样的符号才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有利于数学的发现和发展,且方便于打字、印刷等等;③数学符号经过人工筛选与改造,形成一种约定的、规范的、形式化的系统。运用一套合适的符号,可以清晰、准确、简洁地表达数学思想、概念、方法和法则,避免日常语言的繁复、冗长或含混不清,从而简化数**算或推理过程,加快数学思维的速度,促进数学思想的交流。

如乘法分配律(a+b)×c=a×c+b×c。就把复杂的语言文字叙述用简洁明了的字母公式表示出来,便于记忆、便于运用。正如华罗庚所说的“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如此,用符号表示就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与优越性。

”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可以用运算符号表示其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例如学习除法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大量的平均分实物、**、小棒等,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5个;用除法算式10÷2=5来表示,这就是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表示。

例如,在解决“一条船最多坐4人,14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会通过实际“排练”找到答案;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圆片表示船,用小棒表示人,然后通过操作找到答案;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在白纸上画图,用椭圆表示船,用竖道表示人,找到答案;当然,也有的学生会通过算式求得结果。由此可见,符号感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验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

2.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异同按某种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进行分析研究。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一般分类时要求满足互斥,无遗漏、最简便的原则。

如整数以能否被2整除为例,可分为奇数和偶数;若以自然数的约数个数来分类,则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几何图形中的分类更常见,如学习“角的分类”时,涉及到许多概念,而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渗透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其中几种角是按照度数的大小,从量变到质变来分类的,由此推理到在三角形中以最大一个角大于、等于和小于90°为分类标准,可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而三角形以边的长短关系为分类标准,又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又可分为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通过分类,建构了知识网络,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结构。

3.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是数学的重要理论和解题工具。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集合思想,集合的思想和概念渗透于数学教学和各个阶段,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愈来愈广泛,其体现形式愈来愈丰富多彩。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把含在教材中的集合思想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渗透,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的思想方法。

数学》第一册的“分类”一节课中,把两个球圈在一起,还把书包、鸡、气球放在一幅图里,让学生试一试能否把同类物体圈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

4.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对应思想。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创设情景,有意识地渗透对应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技巧,防止学生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就要找出相互对应的数量关系,再如教学倍的认识“4是2的几倍?12是4的几倍?”对于刚接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谁是谁的几倍”的含义,教师摆实物图,通过图形进行形象、直观的对比,使一片树叶对应着一片树叶,学生发现树叶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启发学生理解倍的含义,进而列式计算。

这样使学生清楚地找出数量关系、发现解题规律,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建立起对应思想。

5.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形象化、直观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几何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示。在数学教学中,由数想形,以形助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可以使问题直观呈现的优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数形结合,有利于学生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迪思维,拓宽思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数形结合思想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形转化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

如:通过数形结合,把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图形,由图直观地揭示数量关系,模拟植树,得出线上植树的三种情况。

师:“_代表一段路,用“ /代表一棵树,画“/”就表示种了一棵树。请在这段路上种上四棵树,想想、做做,你能有几种种法?

学生操作,独立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种的?

师反馈,实物投影学生摆的情况。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相应地把三种情况都贴于黑板:

两端都种。或一端栽种。

两端都不种。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 两端都种:棵数=段数+1;一端栽种:棵数=段数; 两端都不种 :棵数=段数—1。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偶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6.建模思想方法。

所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目的,在作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而数学建模思想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可以看作为数学模型的教学。

如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中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构造成实际模型,建立表象,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周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把实际问题整体转化成数学问题,找出求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重视了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7.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的核心是以可变的观点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变形,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进攻,而是采取迂回的战术,通过变形把要解决的问题,化归为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决。其基本思想是:

将待解决的问题甲,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个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乙,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问题甲的解答。这种化归思想不同于一般所讲的“转化”、“转换”,它具有不可逆转的单向性。它的基本形式有:

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曲为直等。在小学数学中蕴藏着各种可运用化归的方法进行解答的内容,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归的思想方法。

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里要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采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就是把曲线形化归为直线形的过程。

此外,还有类比思想、组合思想、极限思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应注意有目的、有选择、适时地进行渗透。

2019继续教育作业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对新形势下的中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过去的老观念,对中学的创新及教学改革也有了新认识 新想路。在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后,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指明了方向。更让我感受到教学中的快乐。在执教之初曾遇到很多的问题,有时候总感觉孩子们不听话,对学习没有韧性。现在看来...

2019继续教育作业

第一次作业。初级职称学员答 题 高级职称学员答 题。1.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a 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学生只要死记硬背 题海训练就能得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b 评价的主体上忽略了课程...

2019继续教育作业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 是我们教师应有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我们 学科,学生 素养差异非常大。下面我就以 大鹿 教学中的一个片段为例,来谈一谈我是如何进行分层教学设计的。首先我把这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一 听歌曲进教室。二 歌曲学习。三 自编自演。四。创编 剧。在自编自演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