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一)》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二原子的构成。
设计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包括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和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同时引出了离子的形成、分类。
第三部分介绍了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理念:教材是在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后安排本课题内容,用以循序渐进地进入微观世界,深入原子内部去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并且开始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及化学计算打下了基础。
教材分析: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相结合来进行教学,辅以导学案和多**课件,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在教学中,通常将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核外电子排布放在第二课时,这样课堂容量少,学生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及时“消化吸收”。
对重点知识采取学生自主**认知、课件突出展示,教师重点讲解和练习变式重复等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如对两个等式的理解,本节课就利用对表3—2的观察、**、教师利用课件归纳、课堂填表练习再加上《反馈练习》和《我能运用》中的5次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是比较牢固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物理中已学习过原子构成的有关知识,已建立起了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中,已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奥秘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正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
但从本单元起,化学学习从单纯的宏观物质认识进入到抽象的化学理论的学习,一些学生会由此失去兴趣甚至掉队,这是自本课题开始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对难点知识通过学案预习、合作讨论、课件直观呈现、学生自主归纳等方式降低知识门槛,利于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猜想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中的作用。
2、体验“发现问题→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的过程,初步应用由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通过对张青莲教授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准备】多**展示**和动画辅助教学、原子结构模型、练习。学生分小组讨论。
板书设计】: 课题2:原子的构成(一)
一、原子的构成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原子进行讨论,教材中首先安排了对“分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然后又对“原子能否再分”进行讨论,最后讨论原子的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原子构成的认识只能是带来或多或少的机械记忆的成分,较深入的理解和较熟悉的运用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复习、巩固、加深、提高才能达到。
九年级化学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4 九年级化学教案学习目标 1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 中子 电子构成的 2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学习重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学习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我能自学。阅读教材p70 p71,完成下列各题 1.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它一般由三种微粒构成 ...
九年级化学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
原子的构成教案3 九年级化学教案 考点透视 一 考纲指要。1.了解原子的概念和构成。2.掌握从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3.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二 命题落点。1.能从原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构成,如例1。2.能从粒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如例2。3.能用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案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是有质子 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二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三 教学流程设计。一 出示学习目标。1 掌握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