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

发布 2024-03-27 12:45:03 阅读 7694

第8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反比例练习。根据教科书自选内容。

第(8)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实例,培养学生仔细分析、主动探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学难点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设计有练习题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今天,我们进行练习(板书:反比例练习)。通过练习,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进一步理解反比例。

引入课题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

否成反比例;②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你知道哪些有关反比例的知识板书:意义、字母表示:xy=k(一定)1.观察下面三个表。

1)表1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每天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每天烧煤量(kg)204050100

基本练习。烧的天数50252010(2)表2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用去的煤和剩下煤的吨数成比例吗?为什么?用去的煤(吨)15141211

观察、分析、判断,回答。

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通过各种不同关系的量的变化的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判断两种是否成反比例,增强学生辨别成反比例的量的能力。

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说说正反比例关系式。

学生活动。巩固反比例的意义。

设计意图。剩下的煤(吨)5689(3)表3中的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哪种量是一定的?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底(cm)20 15 106平行四边形的高(cm)346102.判断。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2)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子的只数和每只猴子分的个数。

3)报纸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与总价。

4)小刚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5)c=4a1.巩固练习。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知道一道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巩固学生正确地使用比例知识解题的能力。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70(2)会列式解答吗?试试看。还km,5时到达。如果要4时到达,每时需可以怎么解?要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引导学生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解完上面两题后,交流: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相同2.用比例知识解答。

点和不同点。

1)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解决问题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

多少行?2)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m2要用618块砖。如果铺24 m2,要用多少块砖?

教师巡视,并加以指点。根据这两道题组织学生讨论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按规律填数。

1)(1,36),(2,18),(3,12),(4,),变式练习(5,)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说给大家听听。

训练小结能力。

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找规律。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例。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 50页例1 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一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 让学生经历 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第6课时反比例 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1 3题。第 6 课时。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教学目的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引导...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

第3课时正比例 1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第45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二1,2,3题。第 3 课时。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教学目的。2.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