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27 05:05:11 阅读 6410

教材分析。

南辕北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寓言两则之一课。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

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以对话为主,适于儿童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寓言故事以前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寓言故事都是利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有的学生甚至提前看过这篇寓言故事;而且寓言故事的内容一般比较有意思,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有兴趣。但是,对于寓言所蕴涵的深刻寓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是如何学会的,并与同学交流。

预习课文时,自学生字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

可按以下两个步骤教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

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寓言的道理是蕴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

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前参与情况,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故事《南辕北辙》。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2. 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3.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四. 分角色读文。

1. 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

2. 集体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五. 表演课文内容。

1. 学生准备。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六. 拓展。

1. 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

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

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生: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要一致,才能达到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南辕北辙》这节课点评如下:

优点:1. 学生基本功扎实,语速适中。

2. 导入好,能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

3. 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到位,能让学生多次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表演法、分角色朗读、交流法等。

5. 板书工整,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不足及建议:

1.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没有提出一定的问题,学生只是盲目地读,无目的。建议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

2. 学生表演课文时每人拿着一本书,只顾看书,使得表情、动作不到位。建议教师对学生要有信心,在表演前给学生留一点准备时间,表演时放开课本,效果会更好。

3. 本节课中教师讲得有点多。建议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节课讲得成功,教学效果很好。但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只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嘴。希望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使我们的小班化有效课堂教学迅速腾飞!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导入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寓言故事,学生们抢着回答,还有的学生说出了《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当中了。

体会寓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而我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读故事,如:自由读、指明读、有感情地分角色读。并让三名学生上台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课堂一下子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了。

紧接着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已想对去楚国的人说些什么。这时,学生对寓言的体会就水到渠成了,懂得了行动和目的相反,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这样也就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为了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我紧接着提问:“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去做?”在学生当中立刻蹦出了美丽的火花,张芮同学脱口而出:

“行动和目的要一致,就会达到目的的。”最后我设计了课堂延伸这一环节,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像《南辕北辙》这样的事例。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一时间难以说出。

因而我启发学生说出了自已在学习中,也要做到行动和目的相一致,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好,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没有提出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表演指导不到位,延伸中对学生启发的还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

课堂中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初读课文。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和学生们都会不断进步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东 南 西 北》教学设计

认识东 南 西 北 教学设计。吴宝全。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提高辨别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过程,探索用东 南 西 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方法。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 ...

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 南 西 北》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东 南 西 北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 南 西 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比较模糊,缺乏空间观念。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积累,加之已经学习过的上 下 左 右 前 后描述物体位置的相关知识才能掌握和辨认东 西 南 北四个方向。二 教学...

南河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竞赛试卷

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河小学语文三年级质检模拟题。一 积累与运用 60分 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 n s tu mo c o di n y f ng sh c i o m zhu ng jia n l ji ng l n ji n y 2 仔细比较,写上合适的字词。8分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