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登山1教案教科版

发布 2024-03-26 23:35:09 阅读 6843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登山1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的品质。

2.继续练习用简要明白的一句或几句话表达段落大意。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8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2.继续练习用简要明白的一句或几句话表达段落大意。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1.(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登山》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2.

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二、中心着手,导入教学。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预习时除了要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以外,还要求划出含义深刻的、你不怎么明白的句子。你划了吗?

2.(投影片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我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三、中心突破,指导读悟。

1.“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害怕它?

2.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条山路是让人害怕的?快速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然后再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一下。1)学生阅读讨论2)教师点拨后归纳。

a、从巴果茨基的行动看出险: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

抓住“背贴、扭转、不去看、碎小、移动”这几个重点词体会路险。(自己读——个别读)b、从巴果茨基的语言看出险:“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道。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以上的描写,并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路的险。

过渡:路太险了,已经走过几次的巴果茨基在经过这条小路时仍然那么紧张,那么小心翼翼,这是我们从巴果茨基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会出小路的险,还从**可以体会出险呢?c、从列宁经过小路的行为看出险。

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

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指导朗读,体会路险,害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头昏目眩”。有没有同学有过这样的感受?)(投影出示)引读:

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指导朗读,指生表演体会。)

3.过渡: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走过了这条危险的小路,赶在日出之前来到了山顶,现在就让我们和列宁、巴果茨基一起去领略一下山顶的美丽景色吧!

(自由读——个别读——配乐齐读日出的景色)我们知道,当列宁、巴果茨基看到这样的美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心情都是那样的愉快,那么列宁是仅仅因为看到美景而感到高兴吗?(指生说)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呀!

4.在领略了日出美景后,下山时列宁又走了那条险路,这一次走和第一次走有什么不同呢?(投影出示第二次走险路的句子)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走了过去。(体会“毅然”,指导读。)

5.这一次,列宁是怎么毅然地走过这条危险的小路呢?书中并没有具体地写出来,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补充出来。(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评价。

6.现在我们再来读读列宁说的这段话,相信你们这一次会读的更好。(个别读——齐读)7.列宁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他仅仅是对巴果茨基说的吗?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8.再次齐读列宁的话,感受他那种不怕困难、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的话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经过小路的情形之中我们更体会到了小路的险,然而,面对这样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列宁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勇敢地走了过去。因为他坚信:(出示)走过黑暗就是黎明!

克服困难就是胜利!只有登上险峰才会迎来曙光!

课件出示):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列宁的名言。

害怕前进就是后退,应当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学生齐读)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像列宁一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吧!五、实践作业。

1.背诵并摘录课文中描写日出景色的句子。2.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推荐有关**。)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登山教案1教科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二、质疑定向,合作**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4、学生合作**,思考重点问题。(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b、朗读:

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人民推翻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2、组织辩论。

a、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b、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c、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3、教师小结。4、再读列宁的话。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2、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从相关的课文、课外书以及**上去搜寻列宁的故事,两周后召开“感悟。

列宁”综合学习报告会。(形式自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品质。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1、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2、谁能把列宁和登山联系起来说一句话?(能不能把登山的原因补充进去,列宁在登山时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

3、课文写了列宁几次走小路?二、初读课文,谈谈收获。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列宁两次走小路的段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读完)2、谈收获:你读懂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找三五个学生)三、精读课文,读悟**。

1、追问提出“路很险”的学生,你从**看出来的?(适当地补充介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引导学生读好第段,通过读悟出险,表现出险。(四人小组交流读,比较读,评价读等)3、齐读第段。(适当鼓励学生)4、列宁第二次又是怎么走的呢?

1)通过指导读第25段,品“毅然决然”。(2)男生读第25段。5、列宁这次登山有什么收获?

借助课件,范读,指导学生读好第段)四、回归课题,总结延伸。

欣赏到壮丽的日出,体会到做人的方法,这些是列宁的收获,也是我们的收获,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记在心里,带到生活当中去。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登山教案2教科版

2019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登山教案2教科版。教学目标 1 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2 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3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 联系列宁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整体把握。师板书 登山。你登过山吗?说说你的感受...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登山》教学反思

登山 教学反思。在讲授本节课前,我对课文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并且采用换角度思考的方法,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使各环节严密紧凑,而又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抓重点句 美读 表演 讲体会等途径感悟文章的内蕴。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情绪饱满,十分投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入...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列宁登山的故事,受到列宁坚强意志品质的强力感染,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他们登上山顶 欢快地唱了起来。那一自然段。3 培养学生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难重点。1 体会课文最后一段中列宁说的话是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