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眼睛里的奇迹。
本组概述:本组围绕“眼睛里的奇迹”这一专题,安排了24篇文章,其中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2篇。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一主教材中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单元主题”为线,以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完成24篇文章的阅读。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眼睛里的奇迹”这一主题的领悟与理解。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整合教材:人教版教材。
新语文主题阅读。
5古诗两首。
主题式经典诵读p13、琴诗p14、乐游原p16、桃花溪p19、北陂杏花。
6爬山虎的脚。
9、蚂蚁的“摩p22、爬山虎写美文诵读,加天大楼”
诗。强对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在诗句中找寻观察的方法。设计意图。
10、带刺的朋友p20、金谷园。
p21、鸣雁行。
7蟋蟀的住宅。
11、神秘的池塘p25、蚂蚁的漂引导学生走近12、萤火虫13、大蜗牛14、天鹅。
流。大自然,产生探索的兴趣。
8世界地图引出15、x射线的发p15、画眉鸟的发现。
现。p17、咏柳。
为学生擦亮发现的眼睛。
16、牛顿的“老p18、小松鼠磨房”
教学目标:“一主”目标。
1.能正确读写“蛟龙、慎重、宁静、静谧、豪放、无聊、偶然、崭新、漂移、轻易、资料、证据、鼓舞、考证、起源、召开、假说、震动、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3.学习作者观察和写观察事物的方法。“两翼”目标。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文章12篇,背诵喜爱的经典诗文。
2.在批注式阅读中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写好观察日记。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1.读背单元导读;
2.学习《眼睛里的奇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3.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长歌行》,导入新课。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背诵5《古诗两首》。
一、单元导入:
1.师:我们都有一双眼睛,我们用这双眼睛看外面的世界,看到花红柳绿,看到虫、鱼、鸟、兽,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眼睛里都是奇迹。
2.全班齐读一主教材中第二组课文单元导读。
如果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本组的几篇课文讲的就是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单元主题)我们来读读课文,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
(学习目标)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3.批注式双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单元导读。
蚂蚁依靠团结盖起了摩天大楼,刺猬因为可爱成为了我的朋友,我羡慕天空中的白天鹅,我敬佩坚持不懈的大蜗牛,我喜欢池塘里的小蝌蚪。这些神奇的精灵,依靠智慧在自然中生存,并成为人类了解自然的帮手。4.
背诵单元导读。
二、出示《长歌行》,齐读,教师引导,珍惜时间,用心学习。三、全班齐背第五课。《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四、纠正字音,读出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五、小组背、举手背、指名背、**车背。六、个性化读。
1)《题西林壁》中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说从中感悟到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有不同的姿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了解庐山真正的样子,只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2)《游山西村》中能看到哪些景物?把你看到的景物读重。
莫笑农家腊酒浑,(酒浓)▲▲
丰年足客足鸡豚。(卤鸡香,豚肉美。)▲
3)喝着农家的浑酒,吃着农家的鸡鸭,此时,你若是诗人会说什。
么?吟一吟。
4)诗人喝了酒,吃了肉又干什么去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悟:只要不惧困难、艰险,勇于开拓进取,就一定会达到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七、《主题式经典诵读》中同类诗链接。苏轼的作品:《琴诗》。
p14、乐游原p16、桃花溪p19、北陂杏花,自由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一到两首。
第3-4课时。
教学要求: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教学流程:1.认读生字:
嫩叶、舒服、均匀、空隙、重叠、触角、蛟龙、痕迹、逐渐、牢固。2.比较式阅读9、蚂蚁的“摩天大楼”10、带刺的朋友,并填写下表:题目爬山虎。
作者优美的句子叶圣。
批注。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叶子的颜色。
的脚陶服。美。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叶片排列得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整齐。空隙。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爬山虎的脚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是这样的。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这”代表前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面一段文字。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触”、“巴”、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拉”、“贴”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动词,写出了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怎样。
爬的。蚂蚁的“摩天大楼”
刘厚明。它们首先咬掉软朽的部分,只留下坚蚁穴是这样硬结实的部分做骨架;然后,成千上建成的。万的建筑大军,各叼一颗沙粒,川流不息地爬上那骨架,用唾液把沙粒粘在上面——一颗沙粒就是一块“砖”,随着“砖层”不断加高加厚,就形成了一堵堵的“墙”;这些“墙”依照树木骨架的自然形态相联结,于是,分隔出了大大小小的“房间”。
10、带刺的朋友。
宗介华。秋天一天晚上一天天过去了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时间顺序是必不可少的。
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全都扎在它的背上。
刺猬的动作。
了。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真可爱。水沟,急火火地跑去了。
3、诵读诗句。(《主题式经典诵读》)p22、爬山虎写诗p20、金谷园p21、鸣雁行。
第5-7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5比较读11、神秘的池塘12、萤火虫13、大蜗牛14、天鹅。6熟读诗p25、蚂蚁的漂流。
教学流程:一、研习一主教材。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概括和理解。例如:隐蔽——青草丛中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干燥——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不深不宽——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弯曲——顺着地势弯弯曲曲。
平台——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4、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段落),找出叙述蟋蟀修建住宅过程的段落。
5、重点默读第五—七自然段,想想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有些特点,课文直接告诉了我们;有的特点,要联系上下文。
6、画出蟋蟀住宅的剖面图(或简单的示意图),再指着图介绍住宅的特点。
7、用自己的话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完整地说一说(蟋蟀的住宅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形状像隧道,是倾斜的、弯曲的,九寸深一指宽;它修在向阳的地方,干燥;有出口,出口处有平台;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8、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可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用比较的方法,把蟋蟀和别的昆虫进行比较(第二自然段),别的昆虫“临时”藏身,“不费工夫”,蟋蟀“慎重选址”,“自己挖掘”,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二是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的艰辛与挖掘工具的简单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有三个。
第一句在文章的开头:“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第二句在课文第三段“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第三句在第七段末:“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批注式阅读11、神秘的池塘12、萤火虫13、大蜗牛14、天鹅中的两篇。
三、课外诵读p25、蚂蚁的漂流。
第8-10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二、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4同步阅读15、x射线的发现16、牛顿的“老鼠磨房”。5有发现的眼睛,我们多么快乐,让我们诵读p15、画眉鸟p17、咏柳p18、小松。
第11课时。
习作指导:正因为观察细致,写出的文章才这样具体、准确、生动。坚持长期观察,才能有更多新的发现。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
写下来。如果你进行了连续观察,可以写观察日记,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x则》,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从以下几点入手:
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12-13课时。
基础训练。1、听写本单元生字词。2、默写第五课。
3、背诵园地二中的“日积月累”。4、完成本单元测试卷。
第两项已在前面涉猎过了,如果学习效果较好,到这里时,用十到十五分钟复习一遍即可。
第14课时。
交流分享诗句大比拼。分类:
1、动物真可爱。2、壮丽的山河。
你一句,我一句。学生分组,可以齐背,也可以推选会背的同学,哪一组接不上来就算输。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一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 以诚待人 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 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 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 守信比金钱 财富更重要 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 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本组教材围绕 观察与发现 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 有趣的发现 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 古诗两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 一篇略读课文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还有语文园地。古诗两首 中的 题西林壁 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和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游山西村 的作者陆游以一个 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