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3 17:45:07 阅读 8716

认识三角形(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在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边不等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具体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体现三角形的广泛应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三角形的概念,能用符号表示三角形,掌握三边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三边之间的关系,灵活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操作、测量、对比、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在经过交流、推理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在**的过程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大量丰富的图形,其中有一种图形最为基本、最为简单,应用也非常广泛。它就是我们的三角形。

其实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就以往对三角形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它作更进一步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从认识三角形开始(揭示课题)

老师这里收集了几张生活中关于三角形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这四张**中的三角形都表现在**?

生:洗手池的边缘,高架桥桥墩的轮廓,金字塔的表面,屋檐。

师:很好!那除了这些例子之外,你们还能不能列举出其它的生活中关于三角形的例子呢?

生。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知道大家平时都很注意留心身边的事物,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多的物体都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来了解了解。

二)讲授新课。

师:接着我们来观察这样的一个屋檐框架图,想一想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生:能。师:那现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下这个框架图总共包含有多少个三角形?(问题二)

生:十个(可以请同学上讲台来指出)

师:当我们在计数时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的时候可以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避免遗漏和重复。接着问题三: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三条线段(边)、三个角(内角)、三个顶点、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这里学生可能不会提炼,教师加以引导)

师:非常好!抓住了三角形的特点,那有没有同学能够告诉我三角形应该怎样定义?

生:由(遗漏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很好!切记前提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设置问题:猜想如果去掉了这个条件会怎样?)。

辨析:老师在黑板上给出几个图形判断这些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多种多样,那么要从众多的三角形中抽取出我想要的,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区分,这就涉及到三角形的表示,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表示三角形呢?

生:用字母标注三角形的顶点,然后将其记作" abc" (类比角的表示)

师:三角形的表示同样是一个将图形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的过程,有了它过后我们就可以方便的去运用。同时我们把顶点分别表示为a、b、c;三个内角分别表示为∠a、∠b、∠c;把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为ab,bc,ac;顶点a所对的边bc也可以表示为a,顶点b所对的边ac可以表示为b,顶点c所对的边可以表示为c。

更进一步给出邻边和对边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三要素:顶点,角,边。

针对练习:ppt呈现。

三)层层递进、探索新知。

师: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

生:不能。师:

要组成三角形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呢?下面我们先来看这样的问题:元宵节的晚上,房梁上亮起了彩灯,装有黄色彩灯的电线与装有红色彩灯的电线哪根长呢?

说明你的理由。

生:黄色彩灯的电线要长于红色的,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根据线段公理我们就可以知道黄线一定长于红线,就相当于告诉我们在 abc中有。

这样三个三边不等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那通过这样的三个不等关系,你们有没有收受到什么启发?想一想,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非常好!这个结论就是三角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一由ppt呈现(内容为横穿马路的问题)

总结:数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和应用,虽然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便利,但是在追寻方便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是否与我们的某些原则相违背。

四)探索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我们知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大家想一想两边之差与第三边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需要快速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翻到书 ,分别量出下面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然后计算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比较,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分组分别测量以节约时间,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测量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给出结论)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非常好!虽然这个结论是通过对特殊的三角形的研究而得,但是对于一般的三角形这个结论同样成立。

到了后面学习了不等式就会知道,第二个三边关系可以由第一个三边关系直接推导,这里就不再赘述,但要求大家要记住和熟练掌握这两个三边关系。下面就一起来看它们是怎样运用的?

五)巩固新知、提升能力。

例一,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

解:取长度为2cm的木棒时,由于2+5=7 < 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

取长度为13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解题技巧: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练习1、下列各选项中,给出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a+2,a+3,a+4(a>0) b、三条线段比为2:3:5

cd、3x,5x,2x+1(x>1)

解题技巧:比较两较**段之和与最长线的大小即可。

练习2、现有长度分别为1cm,2cm,3cm,4cm,5cm的五条线段,从其中选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 __个的不同的三角形。

练习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___

解题技巧:利用两个三边关系先确定出第三边的范围,然后再根据附加条件确定出第三边。

练习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9和4,则第三边长为。

分析:根据条件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所以第三边要么是4要么是9,这里我们就需要找到第三条边的限制条件,由三边关系可得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5小于13,因此第三边长为9.

变式: 将5题中的9改为7呢?

练习5、若△abc的三边为a,b,c,则化简 |a+b-c |–b-a-c |的结果是( )

(a) 2a-2b (b) 2a+2b+2c

(c) 2b-2c (d) 2a-2c

设计目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渐进,加深学生对代数式的理性认识。

练习6、某地有四个汽车停车场,位于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现在要建立一个汽车维修站,你能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找一点p,使点p到a,b,c,d四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擅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兴趣。

2)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例一。

2、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复习

课题第七章回顾与思考 二 课型新授。知识与技能 能利用三角形这一章的知识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有关知识的运用过程,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及表达能力 推理能力。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的美,体会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重点...

七年级数学作三角形

1.6作三角形。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 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角平分线 给定边角条件下,求作三角形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要了解作法的理由。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尺规作给定边角条件下的三角形 难点是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角平分线与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分析过程。三 教...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复习

北师版七下 第5章三角形 教案。教学目标。一 教学知识点。1.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利用尺规作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4.全等图形及其他在生活中的应用。二 能力训练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2.通过回顾使学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