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唯一的听众》优秀教研课说课教案

发布 2024-03-03 13:55:05 阅读 1539

教材分析:

题材与内容:

唯一的听众》一文编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九课,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我”初学小提琴时,拉的琴声就像是锯床腿,后来在一位知名**教授的帮助下,逐渐树立了信心,最后能够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的事情。 赞扬了老教授精通教育之道和真诚、无私助人的高尚品质,同时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深深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文章在表达上具有以下特点:

1、文章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我”心理活动和行动的变化,另一条是老教授神态、语言的变化。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简单明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有很强的画面感。

3、文章以省略号结束全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勾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外貌的语句,比较正确地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或品质。一部分学生在发言过程中能通过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多种方法理解文章内容,品词品句。

在这篇课文中,老教授以一个善意的”谎言”,给“我”自信与动力,助“我”成功。这是老教授高超教育艺术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的成功源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源于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对小提琴艺术的执著追求,刻苦练习。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忽略“我”的内因所起的作用。

这篇文章,两条线索同时展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形象;文尾以省略号结束等写作特点,虽然在上一单元学习《我看见了大海》一课中已有初步了解,但仍是学生学习文章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教授神态、语言和“我”心理、行动的语句,了解老教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真诚、无私助人的高尚品质,体会“我”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情感。

2、体会引导的作用,揣摩文章以省略号结尾的好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教授神态、语言和“我”的心理、行动的语句,了解老教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真诚、无私助人的高尚品质,体会“我”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情感。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老教授如何用”谎言”助“我”成功。

2、揣摩文章以省略号结尾的好处。

教学准备:pp课件。

教学思路:这篇课文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不可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从作者的巨大变化源于老人的”谎言”入手,将两条线索融合在“第一个清晨”和“以后的每个清晨”两个大的情景中,在情景中抓住描写老人神态、语言和“我”心理、行动的句子,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并努力将老人平静的眼神和诗一般的语言,融入到清晨,幽静小树林,老少两人和谐相处的画面中,并一起烙刻在学生的脑海。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抓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比较阅读、多种形式朗读等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同时引导学生巩固理解词语的方法,揣摩文章的写作特点,努力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基于以上教学思路,将教学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复习生字生词,导入新课,明确“我”的成功源于老人的“谎言”。

我取得成功, 源于”谎言”)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出示了一组词语:(夺眶而出难以置信全力以赴无法割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然后把四个词语带入句子,将句子读通顺,在正确、流利朗读句子后,引导学生运用“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理解“夺眶而出”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表露”和“甭”两个词的读音。

继而,要求学生再来读这四个句子,思考: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从四个句子的对比中能明显地看出:

作者在拉小提琴上有了巨大的变化。然后寻根问源,出示课件:“我”的成功源于明确老人通过“耳聋”这个”谎言”,帮助“我”树立信心,逐渐取得成功。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上课伊始,读书之前,调动学生第一课时的旧知,从词到句,由句想段,简单提炼出副线,钩挂上主线,明确主副两条线索的关系,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巩固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课件中:“我”的成功源于在第三课时还将得以丰富:“我”的成功还源于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成功是内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个环节:

深入阅读“我”与老人第一次相识的情景,体会老人用平静的眼神,用诗一般。

的语言给“我”信心。(老人编织”谎言”,给“我”信心)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大环节的教学目标,又将此环节分为两个小环节:

一)体会“我”极度沮丧、懊恼的心情。

语言之所以动听,是因为它符合听者的心境。因此,要想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平实、朴素的语言带给作者的却是信心和力量,如诗一般。引导学生体会“我”当时沮丧、懊恼的心情是必不可缺的。

我首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1-2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了老人。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引导学生想象:

每当“我”在家里练琴时,都会听到妹妹和父亲在说什么?体会“我”遭到家人的讥讽,内心沮丧。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在小树林里拉响第一支曲子时,听到的又是我”仿佛又听见妹妹讥讽地说体会“我”对自己完全丧失了信心,沮丧、懊恼到了极点。再让学生练习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我”当时的心情。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有了共鸣之后,询问学生:

此时,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明确:自信与勇气才是“我”继续练琴的动力。

二)抓住描写老人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老人用平静的眼神,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信心。

首先通过自己的导语,引导学生抓住“我”与老人第一次见面时,老人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 然后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老人的语言,思考:老人对我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给学生以充足的自学时间后,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老人的前两句话中充满了对我的理解、肯定与鼓励,然后,引导学生对比体会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就在每天清晨,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清晨。”

知道文中的语句不仅在询问是否能让她做听众,更是老人要和“我”有个美好的约定,想通过这样的约定,帮助“我”鼓起勇气,继续练琴。接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描写老人神态、语言的句子,熟读成诵,最后引导学生讨论:此时此刻,老人的话给了“我” 什么?

体会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带给“我”的温暖、信心、勇气,这正是我那时那刻最需要的。

第三个环节:

深入阅读描写每个清晨老人与“我”一起练琴的情景,体会老人对“我”真诚无私的帮助。(老人借助”谎言”,助“我”成功)

教师先通过导语,将学习的内容从“第一个清晨”引入到“以后的每一个清晨”中,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每天清晨老人与“我”一起练琴的语句,说说老人又给了“我”哪些帮助?学生自学后,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在这一部分,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三个练琴时的情景,通过描写“我”动作与心理的变化和老人语言、神态的变化,让读者感受到老人高超的教育艺术正在“我”的身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设计这部分的教学时,力求做到抓住主线,采用多种方式理解内容,品味语言,练习朗读。

第一个情景:

教学这个情景时,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听到“我”的琴声家人和老教授不同的神态与语言,在讥讽与肯定的对比中,感受到老人的鼓励给“我”不断练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去揣摩:洋溢在“我”内心的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会是什么感觉呢?

第二个情景:

教学这个环节时,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我唯一的听众也一定早早地坐在木椅子上等我了” 体会老人每天如约而至,是对“我”的一种无声的督促,促使“我”每天都要坚持去练琴,不断进步。然后提出问题:“我”的琴声真的能给老人带来欢乐吗?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练琴时的执著与刻苦,知道“我”的巨大变化,能给老人带来快乐与幸福的,除了“我”的琴声,更重要的还有“我”的执著、刻苦与不断进步,老人“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与幸福”的话是她对“我”由衷的赞扬,更是无穷的动力。

第三个情景:

教学这个环节:通过重点语句“老人安详地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拍子。”

这个细微的变化,感受到老人已经真的在欣赏“我”的琴声了,然后从这个细微的变化引发思考:老人就不怕“我”发现了她的”谎言”吗?引导学生回顾老人编织”谎言”的始末,知道老人之所以借“耳聋”这个”谎言”,是在“我”极度沮丧、懊恼时给“我”勇气、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动力,这也是那时“我”最需要的,而后,老人每天如约而至,忍受我那锯床腿的声音,用“平静的眼神 ”和诗一般的语言不断给我鼓励,却不要求“我”的任何回报,这是多么真诚、无私的帮助啊!

接着,老师用语言过渡,引导学生体会: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平静的一望”又在告诉“我”什么呢? (学无止境,要继续努力,这是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啊)

第四个环节:

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明确引号的作用,揣摩用省略号结束全文的好处。体会“我”对老人的感激、敬佩之情。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六年级课文《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一的听众 读后感。其实,我也有心灵的听众。我记得,当我因为胆小,不敢下水去游泳而准备放弃时,是妈妈告诉我 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当春节看到妹妹在玩耍,而自己却因为被妈妈叫去练习葫芦丝而伤心地流泪时,是妹妹放弃玩耍,跑到我面前,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说 姐姐,我能听你吹月光下的凤尾竹吗?来我们不哭。...

六年级上册语文唯一的听众课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 唯一的听众 课文 原文。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 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 折磨 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些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一天早晨,我蹑 n...

六年级语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对于经典诵读,我想对于每一个执教者来说确实比较费神 一是内容的选择 二是时机的渗透。根据这篇课文的实际,我选择了两处 一是在对老人第一处语言描写之后向学生渗透成功贵在坚持的真谛 二是在课文的结尾处渗透了一些有关成功的格言。虽然只有两处,也不知道是否适时 合理,但还是希望对学生有一点启迪和帮助。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