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3-02 17:25:05 阅读 2973

《九色鹿》第一课时教学预案。

启东市如意小学徐娟娟。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里的5个字,指导书写“誓”字。积累词语“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品读感悟课文1-7自然段,感知九色鹿和调达的人物形象,初步确定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品读感悟课文1-7自然段,感知九色鹿和调达的人物形象。初步确定正。

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走近故事。

1.**感知:在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出示**)

说一说:小朋友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鹿?

读一读:是啊!也正因为如此,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神鹿神鹿,幸福安康。

神鹿神鹿,吉祥吉祥(指读)

2.引出课题: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九色鹿!(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同学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3.板书课题:“鹿”的撇要出来,注意笔顺,竖弯钩要写好。我。

4.初读感知: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围绕九色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兴趣引路,规范写字,为学生的书写习惯做了示范作用。】

二、分类识字,解除学习障碍。

一)第一组词语:关注读音。

挣扎气愤肮脏无辜。

1.强调读音:“挣扎”“肮”都是翘舌音。

2.词不离句:国王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3.展示朗读。

二)第二组词语:关注写法。

斥责发誓惭愧知恩图报。

残害灵魂笑话背信弃义。

1. 读准字音。

2. 识记字形: 你觉得哪个字的笔画比较多,难记忆。

评:你把多音字也读准了,了不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归类教学,除了让学生识记词语,了解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外,还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读音的原因,掌握不同读音的方法,如多音字露有口语、书面语之分,跟使用方法有关,学生记忆时,就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根据方法区分读音,学习灵活高效。】

斥责发誓惭愧知恩图报。

残害灵魂笑话背信弃义。

1.**车读:这是书后的词语,请小朋友**车读一读。

3. 字形:请生提醒:你觉得哪个字的笔画比较多,难记忆。

预设1:“魂”

评:他提醒大家竖弯钩里还有撇折点呢。的确需要注意。

预设2:“誓”

评:上面一个折,下面一个言,所以我们经常组词:誓言。看字还要看结构。观察一下这个字怎么写才看好?

评: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字:“弃”也是上下结构的。(出示两个字的田字格)他们有一个共同笔画要注意。是啊!横画在中间,主笔要突出。

师范写:口诀——上部折要扁,言横要斜出,口的两竖往里。

收。解义:关于“发誓”这个词,还有一个故事呢!

故事小贴士:

在古时候,人们发誓时,都跪在地上,手拿一根枝条,发完誓以后就将枝条一折两段,意思是说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和这枝条一样。所以发誓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

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习写“誓”字。

设计意图: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就是八个字:

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老师设计了说话的练习,抓住时机,适时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又注重学生规范写字,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及意思,扎实有效。】

三、抓住故事情境,整体感知内容。

1.概括主要内容:

讲故事,就要讲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故事的前因:九色鹿救了调达。

故事的。还会发生转折,(课件出示:因为……竟然……所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讲讲这个故事吗?

预设:想一想,调达在被九色鹿救起后的表现?看到皇榜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再来试一试,行吗?

小结::刚才我们借助关联词语,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最早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上,千百年来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四、聚焦画面,学习人物形象。

1.故事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九色鹿和调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自然段,圈画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词语,在旁边写写批注。(板书:九色鹿调达)

一)九色鹿人物形象感悟。

直击文本:“救”的场景。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抓关键词“汹涌的波涛”“立即纵身”

预设1:从“立即纵身跳进河中”看出九色鹿很善良。板书:善良。

追问:能具体说说是怎么看出的?

小结:你真会读书!联系了前面的词语感悟理解。这就叫联系前后文理解。

2.指导朗读。

想象朗读:你能将九色鹿的善良读出来吗?

评价:谁来评价一下?

指导:想象着读书,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当时调达是在非常危急的时候求助, 该怎么读呢?

评价:有进步!这样的读书就叫有声有色!

直击文本第一自然段: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1.抓关键词:“洁白如雪”“鲜艳的毛色”

这是一只美丽的九色鹿。

2.指导朗读:那你能读出它的美吗?

小结:多么美丽神奇啊!板书:美丽。

直击文本第四段: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你有补充!预设:九色鹿救了别人,却不要别人的回报,说明他不求回报。很善良。

评价:言从心生,九色鹿是这样想的,它也是这样做的。

指导朗读:你愿意读读这段话吗?

小结:九色鹿在我们的心中是美丽善良的化身。(板书:善良)

二)调达人物形象分析。

1.议一议:你喜欢调达吗?举出具体的事例说说原因。

直击文本: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预设1:他之前被九色鹿救的时候发誓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看了皇榜,又进宫告密,他是个小人。

点评:你联系了调达被救时和被救后的表现来说,联系上下文理解不仅是品读人物的方法,也是读书的方法,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提问:调达是见了什么利?(课件出示:利——**)

想象说话:他见了皇榜后,脸上的表情出卖了他的内心,他会想些什么?(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哈哈就进宫告密。)

指导朗读:他一看到利益就忘记了之前发过的誓言,(课件出示句子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这样的行为就叫——见利忘义(课件出示:见利忘义)

方法小结:我们通过调达被救前后的态度的变化来品味出了他的品质。这种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对比!(板书:对比)

直击文本: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驱使……”

1.出示教师批注:从“连连叩头 、感激、谢谢、永远、终身”这些表示动作和语气的词语中看出调达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对于老师的批注你有什么反驳的吗?

预设1:调达并不是真的感谢,而是虚伪的表现。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2:从他后面的告密行为推出来的。

评价:那故事中为什么要把调达的虚情假意写的那么具体呢?

预设3:因为越是这样虚假情义的描写,越能衬托出调达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方法小结:这样的写作方法也叫做——对比。小朋友在描写人物形象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板书:对比)

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提示:抓住人物提示语更能有声有色!)

小结:调达见到利益,就忘了九色鹿的恩情,这样的行为就叫做——忘恩负义。(板书:忘恩负义)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教师总结:是啊,九色鹿救起了调达,调达却出卖了九色鹿。九色鹿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个故事谴责了调达的贪心与负义,赞扬了九色鹿的美丽与善良。

他们的人物形象形成了最大的对比。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九色鹿遇到危险,又会如何应对呢?

我们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又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要给学生提问的权利,激发他们的**欲望,使他们敢想、敢说、敢研究,还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满足了他们不同需求,以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词语。

2读课文,用“想画面,补语言”的方法讲讲这个故事。

板书:22.九色鹿。

九色鹿调达。

善良对比见利忘义

美丽忘恩负义。

九色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李慧洁。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 发誓 皇榜 惭愧 残害 灵魂 斥责 背信弃义 知恩图报 等词语。重点 2.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4.指导阅读第2 5小节课文,凭借语言材料,感受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报答的品质。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

九色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话。2.学会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 魂 誓 3.通过品读文字感悟九色鹿人物形象,体会它的见义勇为 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品读文字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九色鹿的见义勇为 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难点 学习概括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九色鹿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九色鹿 教案 第一课时 六合区竹程小学刘家龙。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调达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投示敦煌莫高窟 同学们,知道这是 吗?介绍 在我国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