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重点与考点:
1.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气压带、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其随季节作用。
**学习主干知识: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平均状态。
2.意义:大气环流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在高低纬度之间
.前提条件和形成原因: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
和。.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共形成个气压带,(请再右图中括号内填入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季节移动的原因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季节移动的规律:“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见教材)”上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为:
重点解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比较。
典题解析:例1.有关气压带、风带正确的叙述是( )
a. 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因遇冷空气下沉堆积形成。
b.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c. 高中低纬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
d.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少。
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西风带高、低空都是西风,不正好相反。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都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
答案:d2、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好“突破口”,如从甲、乙两处入手,比较困难,只有从60°处入手,仔细观察,该处有①②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三圈环流图是解题关键。
答案:a达标训练:
1、 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b. c. d.
2、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地区气温高。
b. 副热带地区气温低。
c. 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d.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
3、关于全球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
b. 极地东风带只存在于北极地区。
c. 信风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d. 东南信风跨越赤道成为东南季风。
4、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a. 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0附近 c.南北纬600附近 d.极地附近。
5、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b.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6、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300n附近。
b. 乙点位于300n附近。
c. ①是冷性高压。
d. ②盛行西南风。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b ,cd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极锋是风带和风带气流交汇而成的;
5)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气压切断,只保留在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状分布。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北半球低纬环流近地面的风向将变为。
能力提升:1.(2007年广东文基)从盛行风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0 76.30)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2.(2007年广东文基)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夜晚。
3. 7月份,北半球被切断成块状的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所有的气压带。
4.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
b. 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c. 其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a. 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5.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送过去的。其传送方式是( )
a.东北信风 b 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 台风。
6.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是( )
信风带的大洋东岸信风带的大洋西岸西风带的大洋东岸西风带的大洋西岸。
a. b c d
7.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图4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题。
8. b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9.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月,判断理由是。
2).c处此时受气压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3).此时e处的气候特征是原因是。
4).此时,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课后反思:答案达标训练:
选择题 8.(1)图略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3)略 (4)极地东西风带 (5)冬亚洲高海洋带南半球海陆分布单调。
6)西北风
能力提升: 4.b
9.(1). 1 北纬300至400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
2)副热带高炎热干燥。
(3)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4)温和多雨。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重点与考点:
1.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
2.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3.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4.学会阅读和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示意图以及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判断气候类型。
**学习主干知识。
(一)、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成因 : 北半球的面积比南半球的面积大,且分分布,由的差异使成状分布的气压带被**成一个个 、 气压中心
2.表现 : 冬季, 气压带被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洋的低压和北大西洋的低压。
夏季, 气压带被所切断,只能保留在海洋上。如北太平洋的高压和北大西洋的高压。
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 ,位置随而移动。
(二)、气压带和风带队气候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同的和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连线)
三)、影响气候的因素除了气压带与风带外还有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重点解析:1.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实际近地面的风和气压要复杂的多;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情况 。由于热力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地面热力状况差异,引起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也同样是由于热力原因,海洋与陆地的热容量差异,海洋、陆地的温度不同,从而导致了同一纬度地区气压的差异。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北半球7月份变化最明显的是副高,副高只保留在了海洋上,而1月份变化最明显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欧大陆上为高气压区,低气压之保留在了海洋上。南半球由于多性质单一的海洋,气压带基本上成条带状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内容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1 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2.教学内容及其地位 教材重点介绍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及移动的规律。是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后...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气压带和风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和大家 一下对于这节内容的教学。本章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包括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运动的尺度 表现形式和全球气候变化四个部分的内容。今天我说的 气压带和风带 选自第二节,在本章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本节主要...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及运用示意图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2 运用之前章节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进行分析 总结,并能把得到的地理规律运用到应用到后续的地理学习过程。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联系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