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原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1 10:25:14 阅读 9753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长”、“芳香”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歌谣的学习,初步领会“月光启蒙”的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唤起旧知,了解作者,揭题解题。

1、师: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你还记得这是谁写的哪篇文章吗?你了解孙友田吗?(板书:孙友田)

3、交流。师:老师这儿也有一份他的资料。(出示1:孙友田资料)

4、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板书:月光启蒙)

5、解题:1)在这里,它读“蒙”(méng),注意看中间两横,一层盖在又一层上面。

2)“启蒙”是什么意思?“启”就是打开,“蒙”呢?

第1页。什么头?草字头的字,多数跟什么有关?

对,它最早就指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蒙”有遮盖的意思。那你想想,“启蒙”连起来该怎么讲?(打开,使原来遮盖的东西看得见。

)齐读课题。

6、质疑:月光启蒙,月光能启蒙吗?月光又能启蒙什么?(出示2:封面)

二、整体感知,通文解词,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心读一读课文,争取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检查读文。老师很想听听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1)第1小节,谁先来读?

正音:篱笆时辰(均读轻声)(2)请你点一名同学来读读第5小节。真细心,这里两个多音字,你都把它读正确了。

莲花落听过“莲花落”吗?知道“莲花落”是什么玩意儿吗?(“莲花落”又叫“数来宝,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开始流传了。

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以前叫花了要饭的时候常唱,后来发展成了一种民间曲艺。

混沌把它放到句子里去读一读,“豁然开朗”,那你推想一下,“混沌”大概是什么意思?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就叫“启蒙”。

3)看来,课前的预习做得很充分,讲起来就自信了。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来读。

第2页。3、同学们,在这月光下,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三、诵读美景,感悟月夜,体会美妙。

1、师: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出示3:插图和文字)2、这是怎样的月,这是怎样的夜啊,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也来读一读这童年的夏夜。

生对照**诵读。3、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夏夜?交流:

多美啊!你能把这份美读出来吗?

4、配乐指名读。(出示4:诗歌排版第1小节)5、齐读。多美的月夜啊,多么温馨的情景啊!让我们通过读,把这夏夜的美妙传达。

四、读歌谣,学歌谣,悟“启蒙”

1、这的确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仅仅是因为景色的美吗?

2、交流:母亲给我吟唱的又是什么呢?(出示5:两段歌谣)我们也来读一读这两首歌谣。3、指名读,正音就行。

4、指导朗读。你知道母亲是怎样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吗?

1)交流并出示6:她用甜甜的嗓音……

第3页。2)“三月的和风”什么感觉?(轻柔的,舒服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很柔和,很温暖。)

3)“小溪的流水”呢?(叮叮咚咚,很恬静)(4)那你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老师教你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5)指名读。评: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齐读。

6)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5、师:请你闭上眼睛: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出示7:原唱)听完了母亲的吟唱,适当引导。

(体会母亲的勤劳,对生活的向往)

1)多么动听的歌谣啊!你从这动听的歌谣中看到了什么?

2)交流:勤劳的母亲,对生活充满向往的母亲。化解:凤凰,传说中一种吉祥的鸟。俗话说:凤凰到,吉祥到。所以母亲的歌谣这样唱: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3)你从母亲的歌谣声中还感受到了什么?

4)交流:爱,母亲对儿子的深情,这深情就是一个动作,课文用“搂”。

第4页。5)回过去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

原来,母亲在唱这些歌谣的时候,还包含着浓浓的爱,暖暖的情啊!(6)这里“芳香的音韵”指什么?母亲的歌声为什么会是香的呢?

你读出了什么?

7)小结: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充满热情、怀有向往,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底子啊!这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院子里,也“香”在我的心里。

6、出示8:第5小节并引读。“那时,我们的日子清苦。

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1)这里有两个“长”。第一个“长”是?对,生长。(第一个“长”,五谷是长在泥土里的)

2)那么第2个“长”呢?放到句子里,联系前后句子好好读一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精神食粮滋养孩子灵魂。第二个“长”是长在人民肥沃的土壤里的)

3)交流并品味“长”。课文为什么不明写“流传”而偏偏用“长”呢?

这歌谣长在哪儿?黄河的故道边。生于此长于此的祖祖辈辈们,把这些民间的文化熏陶了母亲,又通过母亲的口传给了我。

正如好的庄稼一样,长得是一茬又一茬。(4)出示9:“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豁然开朗。

”(5)读到这儿,你觉得母亲用歌谣还把伴着月光给了我。

第5页。让我那原来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6)听,……放原唱歌谣。

1.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一文教学实录2.《月光启蒙》教学片段(苏教版第十册)3.《月光启蒙》教学实录第一课时4.《月光启蒙》优质说课稿。

5.小学课文《月光启蒙》优质教学设计6.《月光启蒙》名师课堂实录7.《月光启蒙》教学反思汇总8.《月光启蒙》评课稿三篇。

9.《月光启蒙》评课(苏教版五下)10.《月光启蒙》教后反思汇编。

第6页。

月光启蒙》原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 长 芳香 等词语的意思。3 通过歌谣的学习,初步领会 月光启蒙 的内涵。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唤起旧知,了解作者,揭题解题。1 师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

月光启蒙 第一课时

一 解题 读题 明作者。1.看老师写一个字 蒙。怎么读?m ng蒙人,m ng启蒙。这里读 m ng。师 蒙字什么头?在你们印象中,草字头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蒙最早的意思就是一种寄生的藤本植物,它缠绕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所以 蒙 字有 覆盖 的意思,注意看,蒙字平宝盖下有几横?看,它是一层盖在一层上面...

月光启蒙第一课时

5 母亲在夏夜的月光下为我唱了哪些歌谣呢?出示歌谣 指名读,正音。齐读 6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齐读第六小节 过渡 母亲为我唱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我们也一起来读读吧!出示3首童谣 7 请同学们先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多读读 指名读 评 真流利 有节奏 真好听 同学们不仅读得有节奏,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