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7 3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1 10:25:14 阅读 4333

教学设计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

作者:魏世萍。

**:《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7期。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1.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共四课时。

2.学生信息分析:⑴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以及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此基础上,本节要学习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它们都是有关比例的问题,实质是相同的,学生已有相应的思路和知识储备。

对于溶液,学生已有初步学习,如学习了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从生活出发,他们也有一些关于溶液浓度方面的知识,如糖水的甜度有强弱,有色溶液的颜色有深与浅之分,这些已有认知都是他们学习的入口。

3.教学起点分析:糖水有甜味,甜味浓的是浓溶液,甜味淡的是稀溶液;像硫酸铜等有色溶液,颜色深的是浓溶液,颜色浅的是稀溶液,让他们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知道对于生活中的溶液如糖水、盐水等,可通过尝的方法粗略的判断其浓度;对于有色溶液来说,可通过溶液颜色的深浅粗略判断其浓度。

4.重要方法—“选标准”的渗透:在学生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以及知道粗略判断溶液浓度的几种方法后,通过**1明确溶剂的量相同时,溶解的溶质越多,溶液浓度就越大;强调溶液的浓与稀是溶质相对含量的问题。

溶质相对含量越多,溶液就越浓,反之溶液就越稀。再通过**2明确溶质的量相同时,溶剂的量越少,溶液就越浓;同时,提示学生在判断**1和**2溶液浓度时都选了相应的标准。**1中溶剂是相同的,**2中溶质是相同的。

之后出示**3,先让学生感受到与前面**的不同,即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同,无法直接判断,激发他们的**欲望。之后教师提示:通过**1和**2的方法将**3中的溶质或溶剂“变”相同,从而判断各溶液的浓度。

此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将上述思路、方法渗透、内化并运用于解决问题。在给出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后,明确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大,值就越大,溶液就越浓;反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小,值就越小,溶液就越稀。溶液的浓稀是溶质占溶液比例的问题,既然溶液的浓稀可用比值衡量,也反映出溶液的浓稀是相对而言的。

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后,观察得到的值,把它们都可写成比值的形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此时都把溶液的质量看成100份,即它表示溶液的质量为100份时溶质所占的份数。相同的标准是溶液的质量,值越大,溶质所占比例就越大,溶液就越浓;反之溶液就越稀。顺势就明确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当溶液质量为100份时,溶质所占的份数。从而也明确了计算公式中100%不能省的原因。该环节有画龙点睛,大彻大悟之感。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一课时 学科 化学执笔人 黄海燕批准人年级姓名。1 学习目标 1 知道溶液的组成 2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 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能够指出某些溶液中溶质的状态,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 学习重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 学习过程 1 预习展示。1 溶液由和组成叫...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引言 以浓稀谈起引入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实际生活和生产中要确切地。知道溶质含量多少,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讲解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公式。投影 学生计算填表。氯化钠的质量水的质量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溶质的...

6 2溶液组成的表示 第一课时

常熟市昆承中学夏学新。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溶液是由溶质 溶剂两部分组成,并能正确区分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 掌握溶液 溶质 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3 初步学会有关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简单计算。2 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课前有关资料收集 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 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