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物质溶解的量 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2-27 09:35:09 阅读 2894

【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再讨论】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nacl)和纯碱(na2co3),那里的农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你知道为什么吗?

思考】1、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2、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

小试牛刀】已知10℃时,100**中能溶解kno3140g刚好成为饱和溶液。在此温度下,20**中加入10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再加入2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继续加入20g的kno3,得到的溶液是溶液质量为___g。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溶质的物质。

m(溶液)= m(溶剂)+m(溶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温度。

2、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④加水。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___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大册本节习题。

九、教学反思。

今天上课的内容为《物质溶解的量》学习目标为: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课本上设计了2个观察活动,一个是认识饱和溶液,另一个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在设计教学时,我认为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应该是非常易于理解的,因为基于生活中蔗糖溶于水的经验来说,理解饱和溶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我就想“空手套白狼”不做实验,通过传统讲授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但是在1班,有部分同学表示难以理解与掌握。

所以,我利用中间的时间赶紧准备了实验,在班利用展台展示了整个实验。虽然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总感觉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实验有些浪费。询问了蒋磊同学,他认为实验是有必要的。

但是我要消耗一部分时间在搅拌上,此时让学生看我搅拌、看书还是做什么都非常的尴尬。

这是我遇到的比较尴尬的事情。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但是有些实验太简单,不做不行,做了实验现象不明显(晶体溶解在水中,在班级做这个实验现象不是非常的明显。)

ps:今天的导课是让我感到满意的。一般情况这节课的导课都是“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溶质能无限制的溶解在溶剂中吗?”我觉得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通过查阅资料看到了这样的导课:有位狂妄的人想出题难倒爱因斯坦!

他吹牛道:我发明的了一种万能溶剂!能溶掉所有的物质!

于是斜着眼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就说了一句话!此人便哑口无言了!

灰溜溜的走了!你们说爱因斯坦说了句什么话? (爱因斯坦说:

你拿什么来盛溶液?)此时,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有部分学生能够想到这样的答案。接着再提问“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nacl)和纯碱(na2co3),那里的农民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刚开始不能科学解释,但是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基本能够在找准回答的方向。

物质的溶解 第一课时

课题 沪教版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的溶解 第一课时 丹阳市第三中学单陶文。一 设计思想。1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2 积极倡导学生自主 合作...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2 熟悉物质的微粒数 物质的量 质量三者之间的运算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摩尔概念建立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如何分析 联想 类比 迁移 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 态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