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发布 2024-02-27 02:05:08 阅读 9938

《在山的那边》知识讲解。

编稿:王胜华责编:王军霞。

课前导入。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

他们的想法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学习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

知识汇总。1、简介作者。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

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2、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20多年前,那时的王家新还是一名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的学生。童年时对山的独特体验使作者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他小时候特有的生命体验,而且还潜在地影响到他的一生。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构成一首诗。

“海”的出现,恰好与“山”形成了对应,显现出一种诗的结构。山,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海,一个想像的世界,开阔、光亮、自由。全诗表达了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的感情。

3、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痴想 chī 凝成 níng 喧腾 xuān

** yòu huò 瞬间 shùn 隐秘 mì

4、辨析形似字。

诱 yòu 喧 xuān 幻 huàn

绣 xiù 渲 xuàn 幼 yòu

5、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

【**】①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②吸引、招引。文中指海在吸引着我。

【喧腾】喧闹沸腾。文中指大海的汹涌澎湃。

6、辨析近义词。

痴想幻想。相同点:这两个词都可作名词或动词,都指非现实的想法。

不同点:“痴想”着重在“痴心”,一方面说明这种想法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表现一种“痴痴的”情态。“幻想”着重点在“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其想法通过努力有实现的可能性。

内容分析。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诗自然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

第一层:(1)写自己神往山那边的新天地,妈妈的指点唤起“我”的想望。

第二层:(2)写自己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爬过了山,望见的仍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第三层:(3)写自己童年时的疑惑:既然山的那边没有海,那么海在**呢?

第二部分:提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第一层:(4)承接第一部分结尾的疑问写诗人长大后终于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理想之海。

第二层:(5)作者以“山”和“海”为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怎样凭着坚定的信念,越过一座座人生之“山”,朝着理想的“海”奋进,从而表达了这样一个哲理: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但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总会成为现实。

2、文章的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重重,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盼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问题思考。1、本诗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大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群山象征着实现理想途中的重重困难;用爬山象征艰苦奋斗。全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就融汇在这些形象的描绘与刻画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这是“隐秘”的。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另外,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5、“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并且,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

只有“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才会在我的心中扎根。

6、“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中“枯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如何理解?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这句话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7、结尾处的“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这句话蕴含着一种惊喜。同时理想境界的实现又使人兴奋、喜悦。

问题**。关于诗歌的朗读。

诗歌的朗读贵在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不要刻意为停顿而停顿,为抑扬顿挫而停顿。如果根本不理解诗歌,根本没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那么读得再好也是没有血肉的。

反之,只要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了,哪怕读起来很难听,没有抑扬顿挫,那么也是很不错的朗读!

比如第一句话:“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句话朗读时可以在“我”字后停顿,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不在“我”字后停顿,在“窗口”后停顿然后把“痴想”二字的语气拉长可不可以呢?

很显然是可以的。停顿位置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的时候大脑里是不是理解了“痴想”一词所传达的情状。

因此,同学们在读诗的时候不要刻意地在语句间标志朗读时停顿的位置,要重视对诗歌语句的揣摩与理解。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一 启 人人都有童年,童年时代,谁没有过美好而朦胧的 梦 这梦既美好又朦胧 遥远。那你们的梦是怎样的呢?请生讲他们的梦 刚才几位同学都讲述了自己的梦想,都很美好,但是能否实现还是得看你自己是怎样为理想而努力,就让我们全班61位同学一起来当个见证,看看他们的梦想是否能成真!刚才我们听的是我们的同学的梦...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感受自然的韵津 单元简析。在本单元,你会读到,大海仿佛在呼唤,风诗人笔下的自然,从来都是有情感的。雪仿佛在悠然闲游,风雪仿佛在诉说,星星仿佛在悠然闲游,草原仿佛在欢歌笑语 诗人得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共鸣,使诗歌获得了巨大的感染力。学习本单元的诗歌,我们可以感受诗人笔下自然韵津体会到他们...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学案

命制人汶南一中李因娥。教师寄语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学习目标1理解 积累 痴想 隐秘 喧腾 等词语。2 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3 领会诗中 山 与 海 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