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本课两首古诗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前两句写诗人秋夜的孤独寂寞,后两句写夜深偶见篱下灯火,不禁想起童年的快乐生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作者王维十七岁时写的诗,一首抒写思亲的千古绝唱。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备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前两句写诗人想念亲人,后两句写亲人也在思念他。
情之所至,所以写出了“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
教学重点品重点字词,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情分析:两首诗都比较浅显易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更为熟悉,甚至连未上学的小孩也会背,但是让学生能真正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似乎对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并且必须借助创作背景,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诗意。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
教学目的:1. 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0)
学习《夜书所见》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第二课时:(31)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的: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
(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评议)
如:第二句诗。
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自由练读。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总结。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景物思乡之情忆。
人物追忆童年思念亲人。
小检测:组词:
倍( )摇( )遍( )
赔( )遥( )编( )
10、风筝。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发展情况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有一些学生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朗读水平也较差,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一大难题。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力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生活,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做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四)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第一课时(32)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33)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1、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 10风筝。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小检测:近义词:
精心-细心渐渐-慢慢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依然-仍然极快-飞快。
反义词:精心-粗心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模块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编排了四篇文章,寓言两则 惊弓之鸟 画杨桃 是精读文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是略读文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
pep三年级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unit 3 how many?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a let s talk let s practis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听懂 会说how many can you see?i can see 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2 能听懂会说赞美别人物品的短句 it s beau...
2024年秋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8 哪吒闹海。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 新词,会读 会写 会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2.学习课文,体会哪吒所具有的为民除害 伸张正义和与恶势力英勇斗争的精神。3.边读课文边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练习讲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主人公的勇敢和强烈的正义感。2.分析重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