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06 10:52:28 阅读 9514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模块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编排了四篇文章,《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文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是略读文章。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收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目标:1、会认16个字,会写33个字。正确读写36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收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总课时数:13课时。

单元导读:1课时。

阅读理解:6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写作:3课时。

单元评研:2课时。

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单元课文内容。

2、 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通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知单元内容。

教学过程。一、 自读导读,整体把握。

1、 自读单元导读语,思考:通过单元导读语,你知道了什么?

2、 汇报,引导明确:

1) 单元主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单元学习要求: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意。

2) 本单元安排的课文:《燕子》、《古诗二首》、《荷花》和《珍珠泉》

3)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这一组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字音查字典或互相请教。

2、 自学生字词。

3、 快速默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 再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 填写《学情调查表》

1、 拿出《学情调查表》,学生自学填写。

2、 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学情调查表。

课前先学——我最棒。

第单元自主学习表。

姓名学号:

一、要求。1、仔细读“单元导读”;

2、用心读每篇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3、想一想每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认真填写**。

二、填表。四、作业布置。

1、继续查阅、搜集、整理每课的相关资料。

2、根据课前的导读提示、课后的思考练习,深入研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圈画批注。

9、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好,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这节课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寓言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提示: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词语。

羊圈窟窿叼走劝告

1)出示课件指名读,“窟窿”,注意“窿”读轻声。注意圈的读音。

2)理解“窟窿”就是——(洞)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学生轮流读课文。( 提示: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听他们是否读错。)

2、学生评读。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渎课文后并讲述)

4、你觉得牧羊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找出相关句子,结合批注,生自悟。

5、小组讨论。

6、生汇报,师相机点拨、板书,可围绕以下问题。

第一次丢了羊,街坊是怎样劝告他的,他又是怎样的态度?

1)指名读,读出街坊劝告的语气。

2)读出牧羊人漫不经心、不听劝告的语气。

3)听到牧羊人的回答,好心的街坊又会怎么劝说他?

说一说牧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

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四、、体会寓意。

1、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从这则寓言中,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4、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五、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说一说哪个字最难记?你怎样记住?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南辕北辙。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交流搜集的成语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二、初读。

1、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读书, 师检测字。

三、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6、全班交流。

7、体会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方向错了,就会适得其反)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写的字。

2、说一说哪个字最难记?你怎样记住?

3、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七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惊弓之鸟”的本义,知道这个成语的寓意,通过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3.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个成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0课——《惊弓之鸟》,谁能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品读感悟。

1你能体会到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相关句子,思考。小组讨论,汇报。

品读更羸拉弓前和魏王的对话。

这个故事是围绕魏王和更羸这对君臣的对话展开的,请同学们找一找更羸拉弓前他们君臣有着怎样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试着把它读出来。

反馈:通过指读,引读,范读,渲染情绪引导学生读出更羸的自信和魏王的怀疑(品读1~3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品读更羸拉弓后他们君臣的对话。

就在魏王满腹怀疑的时候,只见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掉落下来。这时他们君臣又有一段对话,从这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看应该怎样读?

反馈。理解“大吃一惊”一词。“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会是怎样的表情?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这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带着这种表情和想法读一读。

品读最后一段,体会前果后因式的因果关系句式和更羸的推理过程。

由老师范读这两句话,谁能听出老师在哪些地方读出重音。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一……就……拼命)

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好加上动作和表情。

三)揭示寓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

因为这个成语故事有许多积极的意义,所以才流传了千百年,像《惊弓之鸟》这么好听有趣又有意义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来读一读,为我们的“成语故事会”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10 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叫得惨

伤口裂开 思考: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往高处飞 ↗

心里害怕 ↗

结果:不用箭只拉弓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11 画杨桃。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由于老师的仔细观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从而懂得看问题或做事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善于从事物中得到启发,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杨桃实物或**)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三、品读课文。

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结合批注谈感受。重点解决下列问题:

“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四、总结全文。

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板书设计:5、画杨桃。

父亲:是……就……

老师: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要……不要…… 是……就……

我:一生受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9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一 教学目标。认识九个生字,学写 窿 叼 两个生字。正确认读 寓言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3 理解 亡羊补牢 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4 能用自...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学设计

篇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材介绍了简单的数据分析,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二 教学目标 1 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一 前作文 未成曲调先有情。一 话题交流,真情融汇 吹面不寒杨柳风。1 教师自我介绍创境。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老师有所了解,这就是自我介绍。2 看小朋友也来了,他是怎么自我介绍呢?出示挂图 3 根据提示内容回答问题。要求说话大声清楚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自我介绍,激起学生了解他人的兴趣,产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