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学习文言文中的生字、新词。
2.根据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课文语句解释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和别人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杨家孩子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
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家孩子马上回答:“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风趣、幽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现代白话文。
我们现代人用白话写的文章叫白话文,古人用文言写的文章叫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10课《杨氏之子》。
2.谁能说一说课文题目的意思?(“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孩子。)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
1)注意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huì) 曰(yuē) 禽(qín) 诣(yì)
“为设果”中的“为”读作wèi。
“应声”中的“应”读作yìnɡ。
2)引导学生把握停顿和节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理解句子的意思。
6.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以下字词或者比较陌生,或者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很难理解。
1)孔君平: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名声。
2)其父:他的父亲。其,他的。
3)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4)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5)此是君家果:这是你家的水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6)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说。
7)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对学者尊敬的称呼,可译为先生,您。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答案,如果学生能够回答,老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的含义。有些字词的含义可以与学生熟知的成语、熟语等联系,以加深理解,如“此”可以与“原来如此”联系;“闻”可以与“百闻不如一见”联系等。
7.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说说还有哪些疑难之处。
2.背诵课文。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应主要让学生在“读”上下工夫。
2.这篇文言文主要是通过对话表现孩子反应快而且聪明的,这就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这一点可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
草原 教学课时。第 1 课时。教学课型。精读课文。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 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全文按照访问的顺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第1自...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跳水》教学设计二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新词,做到会读 会认 会用。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看过跳水比赛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小朋友们写的故事 跳水 比跳水比赛还要有趣 精彩。2.齐读课文题目。二自读课文。1...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二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激情导入。汉字不光神奇 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二 自读理解。1.教师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教科书中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