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第一课时教学

发布 2023-11-16 23:35:04 阅读 4648

美丽的晋祠。

课前游戏:根据提示猜省名。

同学们,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省名。听好啦——

九头鸟、黄鹤楼、屈原、鄂(湖北,“鄂”是什么呢?);

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兵马俑、羊肉泡馍、信天游、秦腔(陕西,简称陕);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再听。

陈醋、乔家大院、杏花村、太行山(山西)

那你们知道山西的简称吗?晋,(板书:晋)因为山西境内有一条河,叫晋水。

这里人杰地灵,我们熟知的司马迁、司马光、王勃、王维、白居易都是山西人;还有人评价 “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可以说,山西的一山一树,一草一木无不浸染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想踏上这块土地去看看吗?那好,我们准备上课。

一、谈话导入,走近晋祠 (2分钟)

1.今天,让我们跟随山西作家梁衡来到他的家乡,游览古老的晋祠。(板书:

祠)注意看我写“祠”,从它的偏旁你能猜到祠堂是做什么的吗?(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对,不少“礻”字旁的字都和祭祀有关,如“祈、祷、祝、福”

晋祠,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 那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吸引了不少游人。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到晋祠,感受她的美丽。

2.齐读课题。

二、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8分钟)

1.晋祠的美在哪?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3. 这些词你们能读好吗?

径幽香远草木萧疏拾级登山。

古老苍劲虬枝盘曲老妪负水。

细流脉脉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第一个同学读到“拾级登山”时打断说: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结合词语想一想,再读一读。(课件出示:

拾【shí】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

拾【shè】轻步登上。)

咱们把这个词一起读一读。

读第二行问:“老妪负水”是什么意思?观察“妪”字,谁来说一说。

生:老奶奶背水。

师:课文中说这个词是来形容什么?那会是一棵怎样的树?

生:师:看来你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

第三行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生:描述画面。

带着想象再来读一读。

把文字变成画面,读得就更有味道。一起读一读。

4. 同学们,晋祠美在哪?

生: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师:真会读书,你抓住了课文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像这样开篇点明文章主旨的方法叫“开门见山”。看看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结合内容,你能补充一下吗?(不展开)

师:如果再关注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师:对,课文就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描述的,从山、树、水、小品等方面来具体叙述晋祠的美。(相机板书:山、树、水、小品……)

师:刚才我们“走近”晋祠,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这晋祠究竟如何美丽呢?我们得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先走进晋祠的山。

三、精读,品味晋祠美的所在。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晋祠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读)生自由交流。

教师相机评价:

1.巍巍的,长长的——

你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概括了你的感受,能读出你的感受吗?(生读。)

2.拥——你的眼光真独特,山将晋祠拥在怀中,从“拥”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师:对,“拥”传递的是温情,爱意,呵护(依学生的话概括)。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师:好一个“拥”字(板书:拥),让我们品出了山的巍峨,也品出了山的温情。读出你的感受。

请男、女各一名。评价语:你读得很动情。读出了“拥”的意味。

师:群山温情地呵护着晋祠,这怎不叫作者发自内心地说:这里的山,巍巍的——(齐读)。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一次次流连于山中,春天来的时候,他看到这里——(学生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

秋天来的时候,他看到这里——(学生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师:会读书的同学,会把文字读成多姿多彩的画。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花,走在哪儿都能闻到花的芬芳。

生:秋天的时候,有些树叶子落下了,却能更好地看到那蓝天、白云。(暂时不删,明天试讲后再定)

师:短短二十字,描绘了山上不同时节的美。多美的画面!请你读。(指名读)多美的意境啊!请你读。(指名读)这美好的画面值得我们再次诵读,一起读(学生齐读)。

师:春有春的色彩,秋有秋的恬静,难怪作者会感叹——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如果说,山是地之灵,那么树则是地之魂。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会读书的同学,能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试试看,用一句话概括晋祠树的特点。

学生如果只回答:这里的树古老苍劲,师:找出了其中一个特点,有补充的吗?

生:师:这段话中,出现了两次“以……见长”,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描写树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生: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造型奇特见长。

师:会读书,他巧妙地总结在一起。

师:让我们先随作者的视线去欣赏两棵古老苍劲的树——周柏、唐槐。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棵树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写出周柏唐槐的“古老苍劲”?

生:自由读勾画。

师:谁能抓住关键的词语来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体会到这颗树很古老苍劲。

师:树皮都皱裂了,可见周柏的古老。还从哪些词中有这样的感受?

生:疏枝偃卧……

师:同学们,词典中对“苍劲”的解释是形容树木苍老挺拔。可这周柏明明是卧倒了啊,还能说它挺拔吗?(略停顿)

师: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周柏、唐槐的名字上吧。

师:“周柏、唐槐”,顾名思义,那是什么时候种下的柏树、槐树?

生:柏树应是在周代种下的,槐树是在唐代种下的。

师:周代、唐代种下的树,那会有多大的岁数呀?猜猜看。(生猜)

师:告诉你们,周柏有3000多岁,唐槐也有1400多岁。几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这周柏也慢慢老去,它的树干不仅皱裂了,甚至出现了空洞;它渐渐倒下,甚至一度昏睡。

但它熬了过来,醒了过来,以顽强的精神和不屈的心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同学们,了解了周柏的这些,再来看看它偃卧的姿势,挑着的疏枝,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课件出示)

生:这周柏太了不起。

生:此时再看那几根疏枝,我觉得那是周柏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我发自内心敬佩周柏。

生:即使倒下去了,但它仍要发出新芽,我更爱周柏了。

师:是啊,即使不能长成繁枝茂叶,但仍(生接读——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即使不能傲然挺立,但仍(生接读——偃卧在石阶旁)。风霜摧倒了周柏,但摧不倒它那颗不屈的心。

请你读。(点两名学生读)几根疏枝,是生命的顽强所在啊,让我们记住这见证晋祠悠久历史的周柏,齐读(那周柏——)

师:如果说周柏是疏朗之美,那么另一棵老树,唐槐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指名说。

出示**)师:看,这就是唐槐。同样是古老苍劲,唐槐浓密,虬枝盘曲。谁想读?生读。

评价:你读出了唐槐和周柏不同的风韵。

师:在晋祠,千年的老树又何止这两棵?放眼望去,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奇特的韵味。

在众多造型奇特的树中,最吸引作者的是——(生接说:左扭柏)。那是怎样的一棵树呢?

(生读)

师:发现了左扭柏与众不同的地方吗?谁来说?

生: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像左边扭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

师:好奇特呀,我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仔细听老师读: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拨地而起,直(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师:发现老师读的与作者所写的不同吧?对比品味一下,作者的语言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冲”字比“上”显得有气势,说明左扭柏很高大茂盛。

生:“拧”字说明左扭柏的文理向左长得用很大的力气才会长出来。

师:一般树的文理是向上长,左扭柏的纹理偏偏一齐——

生:向左边拧去。

师:在作者看来,要变常规向上长为一齐向左扭,而且纹丝不乱,可不容易啊,这得要多大的劲拧呀。谁来读出左扭柏的“拧”劲?

生读。动词的准确运用,把一棵静止的树写得充满了动感。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师:看,这就是纹理一齐向左拧的柏树,纹丝不乱。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纹理像什么?

生:师:在作者的眼里,这一齐向左边拧的纹理,从下往上看,像——

生:从上往下看,又似——

生接读。师:多传神的比喻,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受也不同。

生齐读。师:像左扭柏这样造型奇特的古树在晋祠里到处都有,这段话中是怎样概述的?请找出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奇特的树?

生:有的树干已经弯下了,倒下了;有的仍很挺拔。

师:树干倾斜,偃如老妪负水;树干挺拔,挺如壮士托天。多形象的说法,像这样的树“不一而足”,这“不一而足”什么意思?

生:不止一种,有很多种。

师:还会有哪些造型奇特的树?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这种句式说一说吗?

生:有的高如宝塔冲天。

生:有的繁如绿荫大伞。

生:有的矮如团团蘑菇。

生:有的壮如高山耸立。

师:同学们的想像真丰富。

师:这就是晋祠中树的独特的美。漫步晋祠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学生读)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师:捧起书,让我们在读中再一次触摸晋祠老树永恒的美。师引读。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山的怀拥,晋祠才能如此的宁静安详;正是因为有了这树的荫护,晋祠才显得如此的幽静典雅。难怪作者会说——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山,这树,细细回味,我们会和作者一样深情地说:……我们更会自豪地说……

其实,晋祠的美还有很多……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欣赏晋祠的水和它独具匠心的建筑小品。。

晋祠第一课时教学

生 师 看来你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第三行谁来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 读。生 描述画面。带着想象再来读一读。把文字变成画面,读得就更有味道。一起读一读。4.同学们,晋祠美在哪?生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师 真会读书,你抓住了课文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像这样开篇点明文章主旨的方...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导入 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 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生 猫很调皮 贪吃 小猫很可爱。生 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生 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师...

第一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第二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演唱 其多列 教学目标 1 学习歌曲 其多列 背唱歌曲。3 用学过的打击乐器为歌曲 其多列 伴奏。教学重点 学习并背唱歌曲教学难点 把握歌曲节奏特点并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师 世界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想小朋友们都看过吧,现在就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