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学案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6 10:50:12 阅读 9777

21.1二次函数学案(一)

一、本节目标。

、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能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能确定实际问题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什么叫函数。

它有几种表示方法什么叫一次函数其中自变量是___函数是___常量是___

、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二)探索归纳。

完成下面题目,并观察归纳。

、正方形的边长是x,面积y与边长x之间的关系式。

、农机厂第一个月水泵的产量为50(台),第三个月的产量y(台)与月平均增长率x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归纳:①上面的两个关系式是不是函数关系式?②等式右侧都属于式;③自变量的最高次数都是___

三)新知讲解。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

函数叫做二次函数。2、定义理解:

1)如何理解“形如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___它的取值范围是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如果a=0会产生什么结果b、c是否可以为零?又会有什么情况?

在y=50x2

100x+50中,a=__b=__c=__

、讨论总结:你认为在二次函数的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内容。

四)新知应用。

、对二次函数关系式和系数的辨别。

提示:不好判断的可先进行整理,作形式的转换。

例: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

b、c的对应值。

1)y=1-3x2;(2)y=x (x-5);(3)y=3x (2-x)+3x2;(4)y=(x+2) (2-x);(5)y=x4+2x2+12、对定义必要条件的考查。

提示:研究二次函数时要注意两点:(1最高指数;(2二次项系数。

例:m取何值时,函数y(m2)xm2

m4mx1是以x为自变。

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若函数y(m2)xm2m4

mx1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解:

、函数关系与实际问题。

例: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cm2

与正方体棱长a(cm)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cm2

与它的周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求菱形的面积s(cm2

与一对角线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五)能力提升。

、实际问题中的取值范围。

提示: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篱笆墙长30m,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2)与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简单的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提示: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通用方法,在使时需注意有几个待定系数,就需要几组对应值。

例: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c,当x=0时,y=0;x=1时,y=2;x=-1时,y=1.求a、b、c,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六)巩固新知。

1、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板的面积y (cm2)与正方形边长x (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已知二次函数y=4x2

5x+1,求当y=0时的x的值.3、已知二次函数y=x2

kx-15,当x=5时,y=0,求k.

4、已知二次函数y=ax2

bx+c中,当x= 0时,y= 2;当x=1时,y=1;当x=2时,y=-4,试求a、b、c的值5、当k为何值时,函数ykxk2k2

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

22 1.1 二次函数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能记住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能说出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预习导学 一 课前小测。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并用配方法解出方程的根...

二次函数第一课时

课题 26.1二次函数 第1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重点 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学习难点 本节 合作学习 涉及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学习准备 复习有关知识...

二次函数教案 第一课时

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二次函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6.1.1节 二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并能够根据函数特征识别二次函数。2.教学思考。学生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