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15 10:09:22 阅读 6764

2012210574 李碧琼。

课标要求: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课标要求把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及由摩尔引申出的其他概念和定量计算作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注重观念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宗旨。

教学内容地位: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把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和用现代化工具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观测的、可称量的宏观物理量联系起来,它可以用于微观粒子如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阴、阳离子数等原子结构的计算;还可以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确定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计算等等。对以后的化学研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新的度量工具对于定量表示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视角。

“物质的量”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始终,学生已用知识:

通过初中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形成了对化学的一些基本认识,从宏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入高中学习后,需要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并能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和计量方式。物质的量的教学中需要跨越的一大障碍就是使学生由脑中“理所当然的”宏观世界进入“想象不出的”微观世界,体现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并能够简单应用,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学生认知特点:

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学习具体的事物总比学习抽象的事物容易。高一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三化学知识学习,头脑中普遍存有了微粒的观念,对抽象事物具有一定的思维想象能力;而且也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化学实验仍然存有较大的兴趣。尽管如此,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仍然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然而“物质的量”这一节把学生从理所当然的宏观世界拉进到到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这就需要学生使用更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存在较大的障碍。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情景,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培养学。

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

2、运用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情景,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培养学。

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能力;

2、运用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分析】从达到本课题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以及和本单元《从实验中学化学》中心内容的联系来看,《物质的量》这一内容的重点,可以确定为“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和有关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来看,教学的难点应该是“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得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些新概念及如何应用”。由于高一学生化学科学意识还比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同时《物质的量》是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使学生感兴趣、完全理解物质的量这一个新的化学概念,需要多联系生活,通过举例,把理论性知识生活化,并引导学生回想以前所学知识,通过例比的方法来学习本节课知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避免单一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游戏。通过学生数回形针的活动,调动课堂气氛,同时为接下来的课题的引入做准备。

质疑。游戏后,对游戏结果提出质疑,结合生活分析,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分析总结。在“物质的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的能力,运用已学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类比策略,启发式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降低理解难度,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

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n单位:摩尔(摩),mol

1mol ≈6.02*1023

注意事项:a. 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可不分割。

b. 指代明确,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

c. 物质的量不能用来形容宏观的物质,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

符号:na单位:每摩尔。

三:粒子数n、na、n的关系。

n=na×n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5.使学生...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中 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 物质的量 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物质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 既懂得了 物质的量 这个新物理量的应用...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