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由和以一定的连缀而成的文章。
1、概念:古汉语的实词,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和量词。
2、要求: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实词的通假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实词活用。
1、概念: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
2、要求:熟悉虚词,要能清楚判断虚词的意思(翻译)和用法(词性)。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⑤固定句式。
真题示例。
10山东《申甫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道人濒行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客:寄居。
c.遽薄京师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卒:步兵通“猝”,仓猝。
通假字:卒,通“猝”
词类活用:客,名词做动词。
一词多义:薄、卒。
09广东《宋史·李迪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认为……奇特。
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诛杀。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松弛。
词类活用:奇,意动用法。
一词多义:起、诛、弛。
08广东《晋书周访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于是、就,副词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趁机,介词。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跟,同,介词。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来,用来,连词。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到,介词。
08广东《晋书周访传》】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b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动词就任。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代词他(怪罪他)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代词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倒装标志。
1、两个以上的虚词比较:意思和用法都相同才是完全相同,只要有一者不同都是不相同。
2、判断虚词常要结合句式。,
08广东《晋书周访传》】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答案】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 / 士众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 名词断句法。
09广东《宋史·李迪传》】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 名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 ,
08广东《晋书周访传》】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答案】译对“妻”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妻:嫁给。
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周访举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答案】译对“鲜”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鲜:少。
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
别人有点小的长处,很少不自夸。您的功劳这样(显赫),却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呢?
词性活用:妻。
一词多义:鲜、称。
句式——省略句:“访荐为主簿”
虚词:以、而、相与(课内例句“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09广东《宋史·李迪传》】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答案】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答案】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句式——省略句:“语迪曰”“诏不许”
词性活用:壮。
通假字:预,通“与”
一词多义:向、殆、过、然。
虚词:其。小结:
掌握断句规律,讲究技巧,降低难度。
明确翻译考点,逐一攻破,稳拿高分。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学案通用
学习目标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考纲要求和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以 因 于 与 则 之。这里的文言虚词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 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的语言和文字,要传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中学阶段,中考卷上占150分中的18分。文言文,考卷中18分。分课内7分 课外8分两部分。那么那3分哪去了呢?古诗诗词赏析占三分。课内的7分,初一初二初三,都是你学过的课文,文言文在框框里,记住必考实词136个,就不一一说...
文言文复习第一课时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主备人 杨卫东时间4月5日。复习课题 论语八则 鱼我所欲也 地点课时。初三b办公室。第1课时 总第课时 召集人。科任教师。孟凡强。知识与能力 积累实词 虚词及文言词语的特殊使用现象 翻译,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提倡质疑。目标。情感态度...